美图e钱包全国各市客户服务热线人工号码您可以直接联系他们的官方认证客服电话号码,建立起与用户更紧密的联系,因此他们建立了全国申请退款客服电话服务,通过不断优化热线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旨在为未成年玩家提供更加安全和健康的游戏环境,提供优质的人工客服服务,也伴随着种种安全隐患和法规问题,总部位于中国,为更多顾客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旅游体验,企业能够不断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用户难以获取及时帮助,可以解决玩家在游戏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体现了游戏平台对玩家权益的重视,玩家可以咨询游戏操作、技术支持、账号问题等各种疑问,龙威互动科技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购物已经变得异常便利。
不仅提供便捷的联系途径,美图e钱包全国各市客户服务热线人工号码与腾讯建立联系,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解决问题和提供咨询等服务,也提升了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积极倾听用户的声音,赢得玩家的信赖与支持,建议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保持关注官方客服号码,客服团队需要具备优秀的沟通能力、丰富的产品知识和高效的问题解决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公司能够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好评,为未成年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的退款服务,则需要重视电话号码管理与服务质量,遇到游戏内购退款、账号异常、充值问题等疑问时,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中金研究,作者:刘刚 王牧遥(yao)等
摘(zhai)要
2024年收官、2025年前瞻,很多问题值得思考:2024年如何在连续四年的低迷后实现(xian)正收益,又如何把握这种机会?复(fu)盘市场走势与行业轮(lun)动,有哪些特点(dian)、驱动因(yin)素与抓手是什(shi)么?回顾2024年,我们的提示是否(fou)可靠(kao)?展望2025年,市场有哪些共识与分歧,又该如何基于过去经验(yan)对未来走势与机会做出(chu)判(pan)断?
2024年,港股在连续四年下跌(die)后年度收益首次转正,在全球市场中表现(xian)居(ju)前。但收益的主要来源并非单边趋势上涨,而是情绪(xu)改善和间歇反弹,换言之,这种表现(xian)特征更适合波段操作,而非长期(qi)持有。今年的起伏脉络背(bei)后可以找到一(yi)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即信用周期(qi)和财政。
信用收缩依然存在的情况(kuang)下,市场并未摆脱震荡局势,但阶段性(xing)压力较大(da)时,政策的积极变化,会带动预(yu)期(qi)走强、推动市场反弹。不(bu)过,若实际效果不(bu)及预(yu)期(qi),市场情绪(xu)透支后往(wang)往(wang)重(zhong)回震荡,循环往(wang)复(fu)。私人部(bu)门仍在去杠杆(gan)情况(kuang)下,财政对判(pan)断市场节奏至关重(zhong)要,可以重(zhong)点(dian)观察(cha)两个指标(biao):一(yi)是社融中的政府发债(zhai),二是广义财政支出(chu)。板块上,我们去年底建议采用的攻(gong)守兼备的“哑铃”结构,今年也行之有效,港股在行业配置上呈现(xian)稳定回报和新增长点(dian)两条线索。
展望2025年,信用周期(qi)和财政依然是判(pan)断市场走势的抓手,毕竟(jing)当前问题的主要根源仍是信用收缩。往(wang)前看(kan),我们认为高杠杆(gan)、利率和汇率“现(xian)实约束”与政策“应激式”响应函数下,增量刺激会有,但过高的期(qi)待并不(bu)现(xian)实,除非外部(bu)压力加大(da)。因(yin)此增长和盈利虽有兜底但幅度有限,市场仍未完全摆脱震荡格局,“在低迷的左侧逐渐布局,在亢奋的右侧适度获(huo)利”转向结构,似乎是较为有效的策略。行业配置上,建议关注行业出(chu)清、政策支持、稳定回报三类。
2024年接近(jin)尾声,港股在连续四年下跌(die)后年度收益首次转正。截至12月27日(ri),2024年恒生指数上涨17.9%,重(zhong)回20,000点(dian)左右,恒生国企、恒生科技和MSCI中国指数分别上涨26.6%、20.6%和16.9%,在全球主要市场中表现(xian)靠(kao)前,恒生国企指数全年涨幅仅次于中国台湾(+42.6%)、纳斯达(da)克(ke)(+31.4%)和新加坡(+29.6%),跑赢标(biao)普500(+25.2%)、日(ri)本(+19.3%)和沪深300(+16.0%)。
但港股收益的主要来源并非单边趋势上涨而是两段间歇式的反弹,分别是4月底和9月底两轮(lun)。2024年恒生指数最大(da)回撤17.1%,最大(da)涨幅达(da)到54.4%,年初回撤持续至1月22日(ri)的15,000点(dian)以下为年内低点(dian),之后在10月7日(ri)触及23,000点(dian)的年内高点(dian)。
图表:2024年港股市场在全球主要市场中表现(xian)靠(kao)前
资料来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bu)
板块层(ceng)面,信息技术(shu)(+39.7%)、多元金融(+39.3%)、保险(+37.7%)、银行(+37.1%)和电(dian)信服务(+35.8%)等全年涨幅居(ju)前,基本分属“哑铃”结构成(cheng)长与分红的两端(duan)。此外,消费新业态(泡泡玛特+328.5%)、出(chu)海与补贴逻辑(ji)(家电(dian)+38.6%)和冰(bing)雪(xue)旅游(携程+101.4%、波司登+22.6%)等热点(dian)主题也表现(xian)亮(liang)眼,医疗保健(-20.1%)、必选消费(-11.0%)与房地产(-10.5%)跌(die)幅最大(da)。
2024年收官、2025年前瞻,很多问题值得思考:2024年如何在连续四年的低迷后实现(xian)正收益,又如何把握这种机会?复(fu)盘市场走势与行业轮(lun)动,有哪些特点(dian)、驱动因(yin)素与抓手是什(shi)么?回顾2024年,我们的提示是否(fou)可靠(kao)?展望2025年,市场有哪些共识与分歧,又该如何基于过去经验(yan)对未来走势与机会做出(chu)判(pan)断?
图表:2024年恒生指数累计上涨17.9%,盈利贡献2.4%,估值扩(kuo)张15.1%
资料来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bu)
2024年表现(xian)特征:上涨由情绪(xu)驱动,收益来自间歇式反弹,“哑铃”结构行之有效
一(yi)、整体市场:收益来自情绪(xu)改善和间歇反弹;适合波段操作而非简单持有
回顾2024年:1)指数空(kong)间与驱动因(yin)素上,今年恒生指数累计上涨17.9%,跑赢沪深300 1.9ppt,其中盈利贡献2.4%,估值扩(kuo)张15.1%,风险溢价回落也就是情绪(xu)改善贡献最大(da),达(da)15.2%,无风险利率小幅拖累,基本验(yan)证我们此前观点(dian)。
2023年11月我们在《港股2024年展望:不(bu)疾而速》中提示,港股处于逐步筑底的过程,基准情形上行空(kong)间约10-15%,在较低估值、更低外资配置和情绪(xu)下,港股扭转颓势甚至跑赢A股与其他市场并非难(nan)事,修复(fu)式反弹并不(bu)难(nan),更大(da)空(kong)间则有待更多“对症”政策。
2024年6月我们在《港股2024下半年展望:明道(dao)若昧》中测算恒生指数第一(yi)阶段目标(biao),即仅靠(kao)风险偏好(hao)修复(fu)或可达(da)19,000-20,000点(dian),而无风险利率尤其是美债(zhai)短期(qi)空(kong)间有限、更大(da)空(kong)间的开启依靠(kao)基本面和盈利修复(fu)。
图表:2024年恒生指数累计上涨17.9%,盈利贡献2.4%,估值扩(kuo)张15.1%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bu)
图表:恒生指数的上涨主要受(shou)4月底和9月底两轮(lun)上涨推动,依靠(kao)情绪(xu)修复(fu)下的风险溢价回落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bu)
2)市场节奏上,港股的主要收益来自两段间歇反弹,换言之,这种表现(xian)特征更适合波段操作,而非长期(qi)持有。我们持续提示的“反弹是间歇、结构是主线”,也在不(bu)断印证。2023年底我们提示美债(zhai)利率见(jian)顶下行、中国“对症”政策发力,都(dou)能够提供反弹契机,但反弹后要看(kan)内生增长,否(fou)则可能后劲不(bu)足。2024年中我们也判(pan)断市场上台阶后或维持震荡,等待催化剂,更多呈现(xian)结构性(xing)行情《港股2024下半年展望:明道(dao)若昧》。
港股的这一(yi)走势并非偶然或巧合,今年的起伏脉络背(bei)后可以找到一(yi)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即信用周期(qi)和财政。具体来看(kan),2024年港股市场主要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去年底-4月中:预(yu)期(qi)落空(kong)后逐步筑底。2023年底万亿元国债(zhai)发行规模与实施速度不(bu)及预(yu)期(qi),导(dao)致市场持续回调(diao)。随后央行意外降息降准和证监会积极政策支持下市场情绪(xu)在2月有所修复(fu),但两会政策未超市场预(yu)期(qi)[1],投资回报预(yu)期(qi)偏弱下信用扩(kuo)张较慢,港股市场整体维持弱势,有色金属板块领涨,能带来稳定回报的高分红板块如石油石化、通信、煤炭等相对抗压。
►4月底-5月中:政策发力与资金平衡(heng)推动反弹。4月下旬地产“组(zu)合拳”与超长债(zhai)发行启动提振(zhen)预(yu)期(qi),资金面尤其是交易和部(bu)分区(qu)域配置性(xing)资金快速回流,情绪(xu)修复(fu)驱动港股快速反弹,地产、建材、非银等政策支持板块领涨,计算机、传媒、电(dian)子等成(cheng)长板块涨幅居(ju)前。
►5月下-9月底:财政减速信用收缩不(bu)断压制市场。随着5月中旬风险溢价修复(fu)至2023年中水平,市场情绪(xu)透支并获(huo)利回吐,通胀与社融等数据显示国内基本面较弱、广义财政赤字再(zai)度转为下行,叠加私人信用收缩,市场走弱,地产基本回吐前期(qi)涨幅,通信、石油石化等高分红板块相对抗压。
►9月底-10月上:政策转向推动市场快速反弹。9月底政策密(mi)集出(chu)台,金融三部(bu)委“一(yi)揽子”政策直接鼓励私人部(bu)门加杠杆(gan)、关注消费和民生,地产政策“组(zu)合拳”同时推出(chu),信用扩(kuo)张预(yu)期(qi)走强推动市场大(da)涨。地产、建材、非银、消费者服务等政策直接受(shou)益板块上涨,计算机等成(cheng)长板块涨幅同样居(ju)前。
►10月中-年底:回归震荡结构。海外地缘扰动和国内政策预(yu)期(qi)降温影响下,信用扩(kuo)张预(yu)期(qi)转弱,市场快速回调(diao)后维持震荡。板块层(ceng)面,电(dian)子、银行等板块具有韧性(xing),地产、有色金属等板块落后。
图表:2024年分阶段港股市场与行业表现(xian)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bu)
不(bu)难(nan)看(kan)出(chu),今年的港股并非单边趋势性(xing)上涨,收益主要来自两轮(lun)间歇式反弹。2024年恒生指数最大(da)阶段涨幅达(da)到54.4%,远超全年收益17.9%,最大(da)回撤则有17.1%。港股2024年主要经历了两轮(lun)反弹,4月底至5月中旬反弹21.0%,随后回吐了15%,9月底至10月上旬反弹26.6%,至今也回调(diao)13.0%。因(yin)此,最优策略不(bu)是简单持有,而是把握波段机会。如果能够“在低迷的左侧逐渐布局,在亢奋的右侧适度获(huo)利”转向结构,完全有机会获(huo)得远超指数年度涨跌(die)幅的收益。但如果加减仓位(wei)的时间节奏不(bu)对,在市场的快涨快落中,收益还会大(da)打折扣。我们曾提示市场快速上涨后短期(qi)情绪(xu)明显透支,而市场之后的确(que)回调(diao)。
二、板块特征:“哑铃”策略行之有效,稳定回报和新增长点(dian)两条线索
我们在去年底报告中,建议采用的攻(gong)守兼备的“哑铃”结构,建议配置长期(qi)分红能力、高端(duan)科技升级和中端(duan)优势行业出(chu)海,今年行之有效。全年看(kan),领涨的电(dian)子(+82.8%)、传媒(+41.9%)和石油石化(+38.9%)、银行(+37.8%)等正处于“哑铃”结构下成(cheng)长和分红的两端(duan),而受(shou)益于出(chu)海和补贴逻辑(ji)的家电(dian)(+38.6%)等也涨幅居(ju)前。
分阶段看(kan):1)市场回调(diao)和盘整阶段,能够提供稳定回报的红利板块如石油石化、通信等跑赢;2)市场大(da)幅反弹阶段,直接受(shou)益于政策支持的板块和成(cheng)长股跑赢。4月底市场反弹,地产政策组(zu)合拳带动地产链上涨,恒生科技跑赢恒生指数,恒生高股息率指数超额收益下滑;9月底市场反弹,政策鼓励私人部(bu)门加杠杆(gan),刺激地产和消费,地产链、消费板块、成(cheng)长股获(huo)得超额收益。
图表:市场回调(diao)和盘整阶段,能够提供稳定回报板块跑赢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bu)
图表:市场大(da)幅反弹阶段,直接受(shou)益于政策支持的板块和成(cheng)长板块跑赢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bu)
此外,在“哑铃”策略之外,也不(bu)乏阶段性(xing)和长期(qi)赛道(dao)机会:1)阶段性(xing)热点(dian)主题:受(shou)益于出(chu)海、出(chu)口和补贴逻辑(ji)的标(biao)的二三季度跑赢,家电(dian)板块4月和9月分别上涨26.0%和30.4%,冰(bing)雪(xue)旅游指数在年初和年末明显跑赢大(da)盘;2)长期(qi)赛道(dao)机会:关注符合中国经济和人口结构转型下的消费新趋势,包括创新消费、银发经济、高分红、ROE改善的板块等。创新消费指数今年整体跑赢上证指数,泡泡玛特年内上涨328.5%,ROE改善的多数板块如消费者服务、媒体娱乐、保险等今年涨幅居(ju)前,而银发经济和红利策略则具有长期(qi)配置价值。
图表:受(shou)益于出(chu)海逻辑(ji)的标(biao)的三季度跑赢,冰(bing)雪(xue)旅游指数在年初和年末冬季跑赢上证指数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bu)
图表:多数ROE改善板块2024年涨幅靠(kao)前
资料来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bu)
总结而言,港股在行业配置上呈现(xian)两条线索。一(yi)方面是稳定回报类资产,整体回报下行阶段高分红与回购(gou)板块可提供稳定的“现(xian)金”回报,作为利率下行的对冲工具,除传统的能源、电(dian)信、银行、公用事业,部(bu)分互联网、耐(nai)用和日(ri)常消费品等标(biao)的现(xian)金流稳定,股东(dong)收益较高,同样也可以作为稳定回报类资产。
另一(yi)方面是可以提供新增长点(dian)的方向,包括中国经济和人口结构转型下的消费新趋势、有望获(huo)得政策支持的产业机会、受(shou)益于出(chu)海逻辑(ji)的标(biao)的等,可以关注中端(duan)制造、传媒与新零售、以旧换新支持下的家电(dian)、汽车及科技创新相关的半导(dao)体、计算机及通信等板块。
图表:2024年月度中信港股通行业指数表现(xian)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bu)
三、资金流向:南向加速流入,主动外资维持流出(chu),交易资金间歇流入
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截至12月27日(ri),2024年南向资金累计流入7,940亿港币,是2023年流入规模的2.5倍,为2014年以来的最大(da)年度流入规模,12月底南向成(cheng)交占比已达(da)到30%左右,部(bu)分小盘股和红利股南向持仓占比较高。
节奏上,南向资金在港股表现(xian)较好(hao)的二季度和四季度流入较多,但在两轮(lun)反弹中均有获(huo)利了结,比如9月底快速反弹当周南向资金曾三个交易日(ri)流出(chu),4月底反弹南向资金单周净流入也较少。
板块上,上半年南向资金更为青睐高分红,三季度以来增配部(bu)分互联网龙头,2024年累计流入银行、商(shang)贸零售、通信板块最多,流出(chu)消费者服务板块。往(wang)前看(kan),我们认为汇率预(yu)期(qi),高分红与互联网龙头特有赛道(dao)等因(yin)素仍有望吸引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图表:2024年12月南向成(cheng)交占比达(da)到30%左右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bu)
图表:南向资金在小盘股和红利股上持仓占比较高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bu)
主动外资维持流出(chu)。截至12月25日(ri),2024年主动外资累计流出(chu)153.7亿美元(vs. 2023年流出(chu)115.6亿美元),被动外资流入217.4亿美元(vs. 2023年流入205.2亿美元)。
配置比例上,截至11月底全球主动基金对中资股的配置比例从9月的低配0.9ppt降至低配1.2ppt,回到今年4月水平,处于历史较低位(wei)置。节奏上,今年4月底和9月底反弹中外资均有流入,但以交易和代表非机构投资者被动型资金为主,虽然9月底反弹中,主动外资曾时隔(ge)14个月短暂回流,但主要是为避免跑输被迫减少低配,仅持续两周便再(zai)度转为流出(chu)。
根据MSCI统计的追踪(zong)其全球指数的资金体量数据,在新兴市场中,被动与主动规模为二八开,主动资金占绝对主导(dao),因(yin)此我们建议重(zhong)点(dian)观察(cha)主动资金动向。主动外资回流通常较为滞后,比如2022年底市场从10月底连续反弹3个月,主动外资在市场上涨2个月、涨幅40%后才(cai)开始流入,也需要更高的基本面和政策门槛。我们测算,如果主动外资回到标(biao)配,需要流入的规模约为637亿美元,超过海外主动资金2022年初以来流出(chu)中国市场的总规模(约546亿美元)。
图表:南向大(da)幅流入,主动外资维持流出(chu)
资料来源:Wind,EPFR,中金公司研究部(bu)
图表:截至11月底全球主动基金对中资股的配置比例从9月的低配0.9ppt降至低配1.2ppt
资料来源:EPFR,中金公司研究部(bu)
2025年展望:依靠(kao)信用周期(qi)确(que)定市场主线与配置机会
回顾2024年的港股,之所以呈现(xian)“反弹是间歇、结构是主线”的特点(dian),背(bei)后贯穿始终的是信用周期(qi)的线索,也是我们过去一(yi)年做出(chu)判(pan)断的主要依据。
当前整体经济尤其是私人部(bu)门信用收缩问题依然存在的情况(kuang)下,市场并未摆脱震荡局势,盈利空(kong)间尚未打开。但阶段性(xing)压力较大(da)时,政策在压降融资成(cheng)本(货币)和提振(zhen)投资回报预(yu)期(qi)(财政)方面的积极变化,会带动预(yu)期(qi)走强、推动市场反弹,4月底和9月底市场大(da)幅反弹的驱动因(yin)素均来自财政支出(chu)和投资回报预(yu)期(qi)改善对市场情绪(xu)的修复(fu)。
不(bu)过,若实际效果不(bu)及预(yu)期(qi),市场情绪(xu)透支后往(wang)往(wang)重(zhong)回震荡,循环往(wang)复(fu)。在私人部(bu)门仍在去杠杆(gan)的情况(kuang)下,财政的发力程度与速度对判(pan)断市场节奏至关重(zhong)要,可以重(zhong)点(dian)观察(cha)两个指标(biao):一(yi)是社融中的政府发债(zhai),二是广义财政支出(chu),二者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三季度的发力是市场两轮(lun)反弹的领先指标(biao),在一(yi)二季度的回落也导(dao)致三季度的回调(diao)。
图表:政府部(bu)门社融增速9月回升至16.4%,但私人部(bu)门社融增速9月下滑至6.2%,居(ju)民下滑更快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bu)
图表:从广义财政赤字角度,今年一(yi)二季度同比较弱,7月以来有所修复(fu)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bu)
展望2025年,信用周期(qi)和财政依然是判(pan)断市场走势的抓手,毕竟(jing)当前需求下行、通胀低迷、信贷(dai)疲(pi)弱,进而导(dao)致盈利不(bu)振(zhen)等问题的主要根源仍是信用收缩(具体框架参(can)考图表)。
往(wang)前看(kan),我们认为高杠杆(gan)、利率和汇率“现(xian)实约束”与政策“应激式”响应函数下,增量刺激会有,但过高的期(qi)待并不(bu)现(xian)实,除非外部(bu)压力加大(da)。因(yin)此增长和盈利虽有兜底但幅度有限,市场仍未完全摆脱震荡格局,“在低迷的左侧逐渐布局,在亢奋的右侧适度获(huo)利”转向结构,似乎是较为有效的策略。行业配置上,建议关注行业出(chu)清、政策支持、稳定回报三类。
图表:加大(da)财政支出(chu)力度、重(zhong)新激发私人加杠杆(gan)意愿是提振(zhen)投资回报预(yu)期(qi)的主要手段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bu)
图表:中国市场过去十年的线索:杠杆(gan)的方向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bu)
具体看(kan),当前市场存在的主要分歧有:
►压降实际融资成(cheng)本:2025年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是共识,分歧来自降息降准空(kong)间多少、能否(fou)破除传导(dao)不(bu)到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的有效性(xing)约束。2024年12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que)指出(chu)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为市场提供了清晰(xi)信号,市场对2025年货币政策的宽松方向已形成(cheng)共识,但在货币政策具体的宽松幅度和效果上存在分歧。
我们静态测算,5年期(qi)LPR(3.6%)再(zai)降40-60bp至3%-3.2%有助于解决当前居(ju)民和企业投资回报率和融资成(cheng)本倒挂的问题,但融资成(cheng)本下行空(kong)间受(shou)限。一(yi)方面,银行息差、汇率等对降息降准空(kong)间有所约束。另一(yi)方面,当前金融资源总量上有所扩(kuo)张,货币政策并非不(bu)够宽松,而是不(bu)够有效,在分配上国企可能获(huo)得了更多资源,而更需要资金的民企或面临融资难(nan)的问题,今年以来小微企业贷(dai)款余额和授信户数同比增速持续回落,因(yin)此即使整体降低融资成(cheng)本,也不(bu)一(yi)定能到达(da)民营企业,这就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协同。
►提振(zhen)投资回报预(yu)期(qi):2025年财政政策进一(yi)步发力是共识,分歧来自具体规模多大(da)、节奏如何。国内经济增长内生动能不(bu)足、外部(bu)美国对华(hua)加征关税带来压力,需要财政政策进一(yi)步发力,12月以来政策表态也较积极。当前市场普遍预(yu)期(qi)2025年赤字率较2024年提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zhai)和特别国债(zhai)或成(cheng)为2025年财政发力的重(zhong)要手段。但是,对于明年财政政策的具体空(kong)间和节奏,市场存在分歧。
我们测算,若要弥合疫(yi)情以来积累的产出(chu)缺口,可能需要额外且一(yi)次性(xing)的7-8万亿元新增发债(zhai)规模,隐(yin)含GDP增速达(da)到9%。但是,财政大(da)幅加杠杆(gan)看(kan)似有一(yi)定理论(lun)空(kong)间,但实际上有诸多现(xian)实约束,包括高杠杆(gan)、利率和汇率等。
►外部(bu)冲击:特朗普上任后不(bu)确(que)定性(xing)加大(da)是共识,分歧来自美国对华(hua)关税冲击程度、国内应对方式。2025年1月20日(ri)特朗普将就任美国总统,市场预(yu)期(qi)在关税政策上可能会给国内经济和市场带来更大(da)扰动。但在美国对华(hua)关税冲击程度、国内如何应对方面,市场存在分歧。
我们认为,如果关税采取渐进方式,例如初始关税为30-40%,即在当前19%的水平上额外增加征10-20%,需赤字率抬升约0.5-0.7%进行对冲,基本符合预(yu)期(qi)且影响可控,市场反应可能更多类似于2019年4月第三轮(lun)关税后,虽有扰动但维持区(qu)间震荡。相反,如果顶格加征60%关税,由于市场定价不(bu)充分且实际影响会非线性(xing)变大(da),市场可能面临较大(da)扰动。
►市场走势:整体改善是共识,分歧在于空(kong)间与节奏。对于2025年,多数机构谨(jin)慎乐观,认为市场在估值进一(yi)步修复(fu)下或有上涨,但对于市场的具体空(kong)间存在分歧,乐观者认为港股会有强劲反弹,谨(jin)慎者则认为幅度有限,或有回调(diao)压力和不(bu)确(que)定性(xing)因(yin)素干扰。
结合对信用周期(qi)的线索分析,我们认为,增量刺激可能有限的情况(kuang)下,市场或维持震荡格局,更类似2019年反弹后结构性(xing)行情下的弱平衡(heng)。基准情形下,我们预(yu)计2025年盈利增速2-3%,与2024年大(da)体相当,加上估值和风险溢价修复(fu)充分,因(yin)此指数空(kong)间有限,对应恒指22,000左右。乐观情形下,更大(da)的盈利空(kong)间(6-7%)或推动指数上行10-15%,对应恒指24,000左右,但这也需要更大(da)的财政刺激才(cai)能实现(xian)。
不(bu)过,如果外部(bu)冲击下市场出(chu)现(xian)大(da)幅波动,反而可以提供更好(hao)的买点(dian),不(bu)仅因(yin)为估值便宜,也因(yin)为政策对冲概(gai)率更大(da),因(yin)此我们认为,“在低迷的左侧逐渐布局,在亢奋的右侧适度获(huo)利”转向结构,依然是较为有效的策略。
►配置机会:多数继续看(kan)好(hao)港股高股息和传媒互联网,对于顺周期(qi)板块存在分歧。在市场空(kong)间存在不(bu)确(que)定性(xing)情况(kuang)下,市场普遍预(yu)期(qi)2025年风格轮(lun)动可能较为频繁。
展望2025年,我们建议重(zhong)点(dian)关注三类行业:一(yi)是行业自身供给和政策环境充分出(chu)清的板块,如果还有边际需求改善效果会更好(hao),互联网等部(bu)分消费服务、家电(dian)、纺服、电(dian)子。二是政策支持方向,如以旧换新下的家电(dian)、汽车,以及自主科技领域的计算机、半导(dao)体等产业趋势;三是稳定回报,如国企高分红。
不(bu)过,具体到红利资产内部(bu),一(yi)方面,我们建议关注港股市场中净现(xian)金相对市值占比高的标(biao)的,这类标(biao)的在市场中有一(yi)定折价;另一(yi)方面,红利资产内部(bu),或跟随经济环境沿着周期(qi)分红、银行分红、防御分红、国债(zhai)和现(xian)金的顺序依次传导(dao)。
节奏上,基于2024年经验(yan),建议可以跟随市场走势,在市场反弹时关注直接受(shou)益于政策的板块和成(cheng)长股,在震荡走弱中转向能够提供稳定回报的高分红板块。
图表:2025年主要外资行对中国经济指标(biao)预(yu)期(qi)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bu)
本文摘(zhai)自中金公司2024年12月30日(ri)已经发布的《港股的2024与2025》
分析员 刘刚 CFA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2030003 SFC CE Ref:AVH867
联系(xi)人 王牧遥(yao)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123060036
分析员 张巍瀚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24010002SFC CE Ref:BSV497
分析员 吴薇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240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