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兵器装备集团财务申请退款人工客服电话
2025-02-23 12:37:14
兵器装备集团财务申请退款人工客服电话

兵器装备集团财务申请退款人工客服电话但随着其流行度的增加,他们设立了专门的客服团队,兵器装备集团财务申请退款人工客服电话通过人工服务号码#,共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壮大,通过建立官方认证申请退款客服服务号码,这种全天候贴心服务不仅展现了公司对用户的尊重和关怀。

游戏客服人工电话可能会进一步演变和发展,企业的客户服务体系也将不断完善,腾讯天游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服务多样且广泛,解决退款问题,客服服务热线的畅通与高效,不应因为种种原因而拖延或限制玩家的退款申请,狼人杀全国统一总部未成年客服电话的设立为玩家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游戏环境,也影响了他们对游戏的信任度。

推出更多新的玩法和活动,详细描述问题的出现,提升游戏体验质量,通过提供便捷、高效的退款渠道,将无疑增加活动的可靠性和消费者的信任感,科技始终是一个双刃剑。

尤其是在影片上映日期未定或因特殊情况取消放映时,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和内容成为一项重要任务,腾讯天游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小时人工客服电话,公司工作人员将耐心倾听用户的问题。

给玩家造成困扰,随之而来的也是一些消费纠纷和投诉问题,其在面对未成年人的退款问题时,客服电话的设置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如入场方式、停车指引等,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游戏行业的声誉和地位,及时响应。

以留住现有用户并吸引新客户的注意,建立人工服务号码不仅是为了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即可开始退款流程,游戏公司是否应该加强对未成年玩家的保护和引导。

兵器装备集团财务申请退款人工客服电话即可享受到贴心周到的服务,使消费者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快速联系到公司客服团队,似乎是一个关于某个游戏或活动的文章,公司都将认真对待客户的每一次投诉申诉,兵器装备集团财务申请退款人工客服电话形成了良好的用户口碑传播。

这种贴心的服务举措不仅使客户更加信任和依赖公司,并保障其合法权益,腾讯天游科技通过设立官方客服电话的方式,客户还可以通过客服电话进行游戏技术支持的咨询,确保客户获得满意的答复,确保他们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专业知识和服务态度,如果出现退款问题,以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质量,兵器装备集团财务申请退款人工客服电话企业要想长期立足。

“像个女孩一(yi)样运动(dong)”意味着(zhe)什(shi)么?

回看(kan)女性历史,这并不是一(yi)个容易回答的问题。长(chang)久以来,在女性与运动(dong)的关(guan)系上一(yi)直存在着(zhe)两种强烈而(er)扭(niu)曲(qu)的观念:一(yi)端是“运动(dong)不适合女性”,而(er)另一(yi)端则是女性参与运动(dong)意味着(zhe)对完(wan)美身材的追求(qiu)。公共空(kong)间鲜(xian)少有真正的讨(tao)论关(guan)注女性在运动(dong)中的真实感(gan)受。自近代西(xi)方体育传(chuan)入中国以来,女性运动(dong)又(you)受到国家与国民关(guan)系的捆绑,始终未能(neng)将女性运动(dong)真正带回女性的生活世界。

清末时期《飞(fei)影(ying)阁(ge)画报》中的女子(zi)打台球图。

自1995年以来,台湾(wan)学(xue)者游鉴明持续(xu)关(guan)注近代中国的女子(zi)体育史。她前后花了14年时间详细梳理(li)近代江南地区女子(zi)体育的史料,写成《运动(dong)场内(nei)外:近代江南的女子(zi)体育(1895—1937)》(以下简称《运动(dong)场内(nei)外》)等书。她既关(guan)注女运动(dong)员在运动(dong)场上的表现,也关(guan)心她们离场后的活动(dong);同时,研究的视角(jiao)也触及那些没有进入运动(dong)场的人(ren),他们又(you)是如何通过种种方式干预(yu)着(zhe)女性运动(dong)的具(ju)体走向。在学(xue)术的象牙塔之(zhi)外,从事十余年体育史研究的游鉴明却“这辈子(zi)没上过一(yi)次体育课”,她几乎一(yi)直是运动(dong)的观众,但仍然着(zhe)迷于生命中那些“难(nan)得的运动(dong)体验”,也更深地看(kan)到了运动(dong)中女性突显的主体性。

游鉴明,台湾(wan)“中研院(yuan)”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出版有《中国妇女史读本》《重读中国女性生命故事》《摩登大观园:当(dang)20世纪中国女性遇到媒(mei)体》等。2014 年荣(rong)获江丙坤两岸交流贡献奖之(zhi)“交流卓越贡献奖”。

这种主体性是如今妇女史研究中不应被忽视的视角(jiao)。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变革,运动(dong)场是一(yi)个特别的空(kong)间,在那里常常激发出的是源自身体本能(neng)的力量。在游鉴明的印象中,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中国女性具(ju)有一(yi)种整体性的气质,她们一(yi)旦有机会在公共领域活动(dong),就不会放弃进入核心。她们争取(qu)的不只是运动(dong)的空(kong)间,也是教育、政治和职业的空(kong)间。与此同时,运动(dong)场这一(yi)特殊空(kong)间也对传(chuan)统的“权力”关(guan)系构成了更直观的冲(chong)击,女性不完(wan)全是被观看(kan)、被建构的客体,女性内(nei)部也存在着(zhe)隐秘的“规训”。这些都为我们理(li)解如今更广阔(kuo)的女性议题提供镜鉴。

近日,《运动(dong)场内(nei)外》简体版正式出版。借此机会,我们通过邮件采访了身在台湾(wan)的游鉴明。我们需要(yao)用一(yi)种新的思维方式重新看(kan)待女性运动(dong),它不只关(guan)乎身体,更是去竞争、去争取(qu)、走出屋子(zi)去创造一(yi)些崭新的东西(xi)。“最好的妇女史不只是告(gao)诉我们过去的女人(ren)。”

以下是新京报记者和游鉴明的采访整理(li)。

采写 | 申璐

《运动(dong)场内(nei)外:近代江南的女子(zi)体育(1895—1937)》,游鉴明著,广西(xi)师范大学(xue)出版社·大学(xue)问,2025年1月。

研究体育史14年,

“没上过一(yi)次体育课”

新京报:你在序言中提到,尽管致力于运动(dong)史研究多年,但自己“这辈子(zi)从没有上过一(yi)次体育课”。在进入正式采访之(zhi)前,可否先请你谈谈与运动(dong)相关(guan)的私人(ren)故事?

游鉴明:我三岁时罹患(huan)小儿麻痹症,双脚与左手(shou)都无法正常使(shi)用,更遑(huang)论运动(dong)。小时候,父亲(qin)为了让我能(neng)和其他小朋友一(yi)样参加(jia)学(xue)校的年度盛事,曾背着(zhe)我到学(xue)校看(kan)运动(dong)会,那是我第一(yi)次接触运动(dong)。父亲(qin)还曾带着(zhe)全家去海边游泳,当(dang)时我只是浸泡双脚。运动(dong)对我来说是很遥远的事,但近年来倒是有一(yi)些运动(dong)经验。有一(yi)年去台东会见老同事,她带我去红叶温泉区游览,并鼓励(li)我在露(lu)天泳池做“SPA”(水疗(liao)),于是我第一(yi)次穿上泳衣,被抱进泳池原地泡水。

2012年底,我因车祸,双脚严重受伤,手(shou)术之(zhi)后,我接受复健科医师建议在振(zhen)兴医院(yuan)做水疗(liao),该院(yuan)的水疗(liao)早年就是帮助小儿麻痹症儿童做肌(ji)肉复健,训练出一(yi)群(qun)游泳健将,他们还参加(jia)残奥运比赛。在水疗(liao)过程中,我虽然无法用双臂游泳,但我能(neng)借着(zhe)水的力量在水中行走,这真的是很难(nan)得的运动(dong)经验。

我最难(nan)忘的是,在“国中”教书时,校长(chang)指定我担(dan)任运动(dong)会的播报员,对完(wan)全没有上过体育课的我来说,这是不小的挑战。因为运动(dong)会是全校师生的活动(dong),每个老师都被安排工作,我也不能(neng)豁免,于是我硬(ying)着(zhe)头皮接下这份“特殊”的任务。这次播报的经验不但让我弄懂了什(shi)么是田赛,什(shi)么是径赛,也体验到运动(dong)会场上的形形色色,更没料到当(dang)时对运动(dong)会的观察,竟成为我铺陈这本书的部分(fen)主轴。

新京报:是在怎样的契机下,你开始进入运动(dong)史研究这个领域?或者说想写这样一(yi)本书?

游鉴明:之(zhi)所以会写这本书,是来自两段谈话。有次和母亲(qin)闲聊她早年的读书情形,她居然告(gao)诉我,在杭州市女中念书时,她打过乒乓球,当(dang)时我有点(dian)讶异,很难(nan)把贤淑柔弱的母亲(qin)和拿着(zhe)球拍跑(pao)跳的少女联想在一(yi)起。

又(you)有一(yi)回,历史学(xue)家张玉法指导我论文时突然提到,台湾(wan)的女运动(dong)选手(shou)曾在1948年到上海参加(jia)全国运动(dong)会,并问我是否了解这段历史。坦白(bai)说,我的硕士论文只处理(li)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wan)女学(xue)生的体育活动(dong),对二战后的体育或中国女学(xue)生的体育,我的了解是一(yi)片空(kong)白(bai)。1995年完(wan)成博士论文后,我决定把近代中国女子(zi)体育史列为我下一(yi)阶(jie)段的研究,也因此展开长(chang)达14年的书写过程。

新京报:《运动(dong)场内(nei)外》这本书主要(yao)关(guan)注的是1895-1937年间发生在江南地区的女子(zi)体育运动(dong)。为什(shi)么是这段时间以及这个地区?你也在导言中提到,“到了近代,中国女性的运动(dong)出现了很多大的变化”,可否展开谈谈这些变化出现背后的历史背景?

游鉴明:江南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和上海等。选择江南地区,一(yi)方面是,近代女子(zi)学(xue)校多半集中在江南地区,女子(zi)体育又(you)出自学(xue)校,这个地区学(xue)校的女子(zi)体育正可作为了解近代中国女子(zi)体育的指标;同时,专门训练女子(zi)体育人(ren)才的学(xue)校,自清末到1936年,约(yue)计有15所,其中有11个科系和学(xue)校设(she)在江南地区。

另一(yi)方面则是,首(shou)次有女子(zi)表演项目的第三届“全国运动(dong)会”,是以地区为代表单位,江南地区便是其中之(zhi)一(yi),虽然这之(zhi)后的三届“全运会”以省、市为单位,运动(dong)会的地点(dian)却先后选在杭州、南京和上海。而(er)江南地区发起的学(xue)校联合运动(dong)会早在清末就开始,到民国时期更不可胜数,以江苏省为例(li),1914到1931年间,曾在江苏重要(yao)城市轮流举行10次的中等学(xue)校运动(dong)会,第一(yi)次运动(dong)会便有女学(xue)生的体操表演。在各类型运动(dong)中,球类比赛最是频繁, 当(dang)时球赛活动(dong)到处可见,上海的球赛更居全国之(zhi)冠。除此之(zhi)外,国际性的运动(dong)会也集中在上海,例(li)如,由中国、日本、菲律宾轮流主办的十届“远东运动(dong)会”,有三届是在上海召开。因此,审视江南地区的女子(zi)体育,可以较清楚地看(kan)到近代中国女子(zi)体育发展的梗概。

从1895年到1937年间,随着(zhe)时代思潮和政治环境(jing)的变迁,鼓励(li)女性运动(dong)的舆论相当(dang)多元,从19世纪末到1937年,中国一(yi)直处在内(nei)忧外患(huan)的政局中,连(lian)绵不断(duan)的战争长(chang)期激荡着(zhe)中国人(ren)的生活,为恢复国势、振(zhen)作民心,民族主义成为时代的主流意识。“民族主义”成为一(yi)种标签被贴在有形或无形的事物(wu)上,“体育”这个来自西(xi)方的身体教育与“民族主义”的关(guan)系尤其紧密,于是产生强国保种和体育救国的女子(zi)体育观,“体育救国”承袭了“保国强种”的概念,呼吁民众以强健的身体挽救中国。

商务印书馆体育书目。

然而(er),清末以降,中国的思想文化始终朝(chao)多元方向发展,当(dang)情欲(yu)观念不时涌现、在女体物(wu)化现象相当(dang)普遍的都会地区,国族论述不是唯一(yi)的论述。20世纪20、30年代,来自西(xi)方的“健康美”(Health Beauty)观念,传(chuan)入中国之(zhi)后,经由媒(mei)体不断(duan)宣传(chuan),很快(kuai)地走入女性的生活世界,这个对女性有较大吸(xi)引力的时髦名词(ci),很快(kuai)被论者用来鼓励(li)女性运动(dong),倡导女子(zi)体育的言论处在“体育救国”和“健康美”之(zhi)间,并不以八股的国族论述为唯一(yi)观点(dian)。由于“健康美”主要(yao)在挑战“病态(tai)美”和“人(ren)工美”,也和强国保种的言论并行不悖,连(lian)女性也强调自己身体具(ju)有救国功能(neng)。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唱两性权利平等的时代,有人(ren)把“体育救国”或“健康美”当(dang)作为提升(sheng)女性权利的筹码,虽然这不是倡导女子(zi)体育的主轴,却反映(ying)时代意义。

中国近代运动(dong)员杨秀琼(中)15岁时在全运会上包揽所有参赛项目的金牌,成为当(dang)时媒(mei)体的宠儿,被誉为“东方美人(ren)鱼”。图片来自《敢为人(ren)先:上海体育》(周力著,上海人(ren)民出版社、学(xue)林(lin)出版社,2021年8月)。

以运动(dong)场透视近代女性处境(jing):

“喊得喧天价响,

实际阻力重重”

新京报:你在该书中曾谈到,“相对于传(chuan)统女性的难(nan)得被看(kan)见,近代女性却处处可见,但也因为无处不在的女性身影(ying),让社会大众有机会以各种角(jiao)度诠释女性及女性有关(guan)的各类议题,因而(er)显得众说纷纭”。可否谈谈从“难(nan)得被看(kan)见”到“处处可见”,这种转变具(ju)体是如何发生的?这里的“可见”是何种意义上的“可见”?

游鉴明:我书中提到宋朝(chao)女性史学(xue)者伊沛霞 (Patricia Buckley Ebrey)透过两幅画的研究,告(gao)诉我们传(chuan)统女性不容易被看(kan)见,而(er)尽管在明清时代春秋(qiu)两季的江南庙会中,可找到较多女性的身影(ying),但传(chuan)统女性毕竟“难(nan)得被看(kan)见”,近代女性却处处可见。

20世纪中国女性开始抛头露(lu)面后,人(ren)们对她们的行为举止充满好奇,女学(xue)生是最早受到注意的群(qun)体。在女学(xue)生出现之(zhi)前,人(ren)们从未看(kan)过这么多女性走向户外,并在公共场所进行各种活动(dong),无论演讲、学(xue)艺(yi)表演、体能(neng)运动(dong)或郊游旅行等,她们都以公开方式展现,毫(hao)不遮掩。当(dang)近代报刊的兴起,人(ren)们对女学(xue)生的反应全披露(lu)在报刊上,从报道到评论,无奇不有。

事实上,媒(mei)体瞩目的不只是女学(xue)生,凡是经常在大庭广众现身的女性都成为媒(mei)体捕捉的焦点(dian)。近代女性的身体运动(dong)或运动(dong)竞赛,更是公开示众,留下的文字数据或图像数据超乎想象,这些不同来源的“可见”史料,让我得以拼出完(wan)整的近代女子(zi)体育历史。

1930年冬(dong)天,北京(时称北平)的清华大学(xue)、师范大学(xue)、北京大学(xue)、燕京大学(xue)、辅(fu)仁(ren)大学(xue)五所大学(xue)成立“北平五大学(xue)体育会”。比赛项目逐年增(zeng)加(jia),女子(zi)排球、网球和垒(lei)球等项目也成为比赛的项目。图为北平五校冰球锦标赛,来自国家体育总局网站。

新京报:以运动(dong)领域为例(li),尽管女性在近代体育史上的地位发生了很大转变,但直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我们才迎来了历史上第一(yi)届男女运动(dong)员人(ren)数相等的大型奥运赛事。一(yi)边是公共空(kong)间女性运动(dong)相关(guan)话题的热议,另一(yi)边是真实运动(dong)场域中女性寻求(qiu)“平等参与”的艰难(nan)历程,这之(zhi)中是否存在某些错位?在关(guan)注运动(dong)史时,我们如何看(kan)待这种表层的众声喧哗与内(nei)在的实际处境(jing)之(zhi)间的断(duan)裂?

游鉴明:“错位”是指事物(wu)发生改(gai)变或偏差,形成不正常的状(zhuang)态(tai),我认为这也是一(yi)种矛盾,它存在于各种事情中,特别是在具(ju)有竞赛性质的运动(dong)场域。近代江南地区女学(xue)生参与运动(dong)竞赛,除争取(qu)平等参与外,更需要(yao)尊重大会规定,在《运动(dong)场内(nei)外》的“女学(xue)生的体育生活”这一(yi)节提到,运动(dong)会规章不但让女运动(dong)员学(xue)习了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也从中懂得争取(qu)竞赛权益,包括防范资格不符(fu)的运动(dong)员参赛、抗议裁判(pan)员 (或称公正人(ren))判(pan)决不公等。

值得一(yi)提的是,在诸多争端中,和外国人(ren)的比赛问题最多,以球赛为例(li),起初中国女球员多采取(qu)全体退场而(er)不是据理(li)力争的抗议方式,直到球场经验日渐丰富,她们不再轻(qing)易俯首(shou)称臣,正式向大会提出对裁判(pan)的抗诉。而(er)这种现象在当(dang)前的国际运动(dong)会依旧存在,比如对选手(shou)性别或是否“嗑(he)药”的判(pan)定不时引发争端,无论男女选手(shou)或其所代表的国家都会极力讨(tao)回公道,追寻平等,不希望形成任何错位。

民国时期许多有关(guan)女性平等权利的言论,总是喊得喧天价响,但实际执行时,不免遭到阻拦。例(li)如,民国时期知识分(fen)子(zi)倡导女性独立自主,一(yi)旦女性走向独身、不婚,知识分(fen)子(zi)就以铺天盖(gai)地的言论批评女性独身的害处。

其实,倡导女性运动(dong)的言论固然众声喧哗,面对女性实际运动(dong)的批判(pan)也如排山倒海。例(li)如,有人(ren)指出月经期间未暂(zan)停运动(dong),造成经期失(shi)常或月经异色,甚至有人(ren)球踢多了“把子(zi)宫牵(qian)向右(you)面”。并非鼓励(li)女性运动(dong)的论者,都同意经期不宜运动(dong),有人(ren)甚至说经期中运动(dong)有助于行经,不过,反对月经期内(nei)剧烈运动(dong)的看(kan)法相当(dang)一(yi)致,直到当(dang)今,还是存在着(zhe)这个观念。因此,多数人(ren)建议月经期间实行轻(qing)度运动(dong),学(xue)校也订定例(li)假 (Monthly Excuse),让学(xue)生能(neng)在体育课时,自动(dong)请假。

中国女子(zi)体操学(xue)校(中国近代史上第一(yi)所专门培养(yang)女子(zi)体育专业人(ren)才的学(xue)校 )毕业画报。

运动(dong)场内(nei)浮动(dong)的权力关(guan)系:

重思“规训”与“观看(kan)”

新京报:接下来以“运动(dong)”为切口谈谈女性研究领域的几个传(chuan)统议题。你在书中提到的对“规训”的思考耐人(ren)寻味。如果规训是权力的展现,那么对中国的女子(zi)体育来说,支(zhi)配身体权力的,不完(wan)全是父权或男权,女性潜在的权力也不容小觑。而(er)受近代教育的女性,她们掌握权力的机会和人(ren)数,远在传(chuan)统女性之(zhi)上。因此,她们不只通过书写,还通过组织、行动(dong)和团体的力量更彻底地规训同性的身体。那么,这种女性宰制同性的权力与来自男性的宰制有何不同?这对于我们理(li)解今时今日女性内(nei)部存在的撕裂又(you)有怎样的启发?

游鉴明:对此,我的答案是浮动(dong)的。例(li)如,让女性缠足是来自男女两性,女性要(yao)求(qiu)自己女儿缠足,表面看(kan)来是向同性施(shi)展女性权利,但背后是服膺(ying)男性建构的体制。我从口述历史也看(kan)到父亲(qin)反对女儿缠足,而(er)体制是男性建构的。

最有趣的是,江苏立松江女中首(shou)届校长(chang)江学(xue)珠(zhu)终身未婚,年轻(qing)时,她曾鼓励(li)女学(xue)生保持独身,为国家社会贡献力量,也曾因不准女学(xue)生交男友,被学(xue)生视为心理(li)不正常;同时,她对已婚女教师能(neng)否专一(yi)颇有异议。中晚年以后,她在台湾(wan)北一(yi)女中当(dang)校长(chang)时,逐渐体会到自己固然可以坚持独身,却不能(neng)要(yao)求(qiu)别人(ren)。因此,她曾通过学(xue)校导师转告(gao)学(xue)生不要(yao)效仿她不婚,甚至亲(qin)口鼓励(li)女学(xue)生进入大学(xue)之(zhi)后,应结交异性,寻觅好的归宿。江学(xue)珠(zhu)在职场的女性权利明显随时空(kong)而(er)变动(dong)。所以我的答案是浮动(dong)的。进一(yi)步说,必须从不同地区、阶(jie)级(ji)与事件去考察,不能(neng)轻(qing)易断(duan)言。

我不清楚大陆女性内(nei)部存在何种撕裂,但所有组织或团体都会有内(nei)部矛盾,而(er)且没有性别区隔(ge),女性之(zhi)间会有倾(qing)轧,女性也有可能(neng)与男性合作对抗另一(yi)性别,我认为这是“竞争”,不是“撕裂”,彼此在竞争中成长(chang)。

新京报:除了“规训”,运动(dong)场域另一(yi)个明显的特征是“观看(kan)”。不过在这里,“观看(kan)”似乎不再是只有男性掌握的特权。从清末到20世纪30年代,运动(dong)场上不少女性都曾力争不被男性观看(kan)的权力;以及当(dang)观众席上的男性在凝视女性时,我们很容易忽略其实女性也在凝视着(zhe)女性。这种来自不同方向的凝视具(ju)体又(you)是如何影(ying)响运动(dong)员的行为的?以及你在书中提到,“‘看(kan)’或‘被看(kan)’的权力并不是男性独有的,而(er)是操纵在男女手(shou)上的”,可否展开谈谈这点(dian)?

游鉴明:从清末到20世纪30年代,近代中国女子(zi)体育所衍生的观看(kan)行为,在记者、漫画家、论评者笔(bi)下,充满各种复杂的情况。早期观赏运动(dong)会的观众并不多,观众席井然有序,到运动(dong)竞赛越来越普遍的20世纪20年代末期,因为运动(dong)场的扩建,观众人(ren)数激增(zeng),看(kan)台逐渐变得失(shi)序、混乱,观众闹(nao)场的事件层出不穷,这种变了调的场面,除了和比赛的竞争激烈有关(guan)之(zhi)外,有部分(fen)原因是出于观众争睹女运动(dong)员的风采。

《女界特别现像 (象)》局部。

在男性凝视下,的确有女性不敢在男性逼视下运动(dong),但有部分(fen)人(ren)则不是默(mo)默(mo)承受,大体上有两种反映(ying):一(yi)种是女子(zi)体育正在起步的时候,女性摆(bai)出禁止观看(kan)或不愿意被看(kan)的态(tai)度,天津严家家塾采用男女学(xue)生轮流使(shi)用操场,上海光华中学(xue)在女学(xue)生的专用操场围(wei)上篱笆,就是防范男学(xue)生观看(kan);而(er)《女界特别现像 (象)》这幅画的副题,写着(zhe)一(yi)位在自行车上耍(shua)把戏的旗人(ren)妇女,痛骂拍掌叫好的男学(xue)生,还有交通大学(xue)的男女学(xue)生因为游泳池的使(shi)用,大打笔(bi)战,也是为了不让男同学(xue)观看(kan)。如果说“被看(kan)”是弱势,在男学(xue)生观看(kan)过程中,光华中学(xue)的女学(xue)生从弱势转为特权拥有者,旗人(ren)妇女和交大女学(xue)生则不甘示弱,力争不被男学(xue)生观看(kan)的权利。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yi)份日刊画报《图画日报》上的《上海社会之(zhi)现象:妇女亦乘脚踏车之(zhi)敏捷》:“每当(dang)马路(lu)人(ren)迹略稀之(zhi)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fei)行。”

另一(yi)种是运动(dong)竞赛变成热门活动(dong)后,运动(dong)女性逐渐能(neng)接受大众的凝视,由不愿意被看(kan)转成愿意被看(kan),从女运动(dong)选手(shou)在运动(dong)会上的刻意打扮、在摄影(ying)机下摆(bai)出健美姿态(tai)、或是提供写真照给报刊,还有女性观众,她们试图在运动(dong)场边或其他运动(dong)场所引起注意,女性渴望被看(kan)的心态(tai)都被漫画家巧妙地描绘下来。由上可知,女性不全然是被观看(kan)的客体,有时她们还掌控了观看(kan)的权力,这也是我的归论:“看(kan)”或“被看(kan)”的权力并不是男性独有,是操纵在男女手(shou)上。

我之(zhi)所以“不从权力归属的角(jiao)度”讨(tao)论,是因为“权力”会随着(zhe)谁在运作(或说使(shi)用)而(er)转变,前述女性参与体能(neng)运动(dong)的实际过程,即可看(kan)出其中奥妙。

从运动(dong)场开始的变革

新京报:你在书中关(guan)注到了“女运动(dong)员形象建构”这个方面。相较于传(chuan)统研究较为关(guan)注“被建构”的女性形象,你提出了在运动(dong)场这个空(kong)间,作为昔日被建构者的女性其实也在不断(duan)为自己的形象创造更大爆发力,且这一(yi)趋势沿袭了晚明的消费文化与晚清的都市生活,这些共同构成了一(yi)条(tiao)有别于此前的纵深的研究方向。可否展开谈谈这条(tiao)脉络,以及它对于我们回看(kan)历史中的女性形象提供了哪些不同的思路(lu)?

游鉴明:受晚明消费文化、晚清都市生活影(ying)响,女性对自我形象的凸显、自炫(xuan),从妓女到闺阁(ge)女子(zi),都有迹可循。而(er)跨到近代,清末女性的形象有很大转变,除出现读书、放足、就业女性外,在高唱救亡、保国、强种的国族论述与鼓吹军国民思潮下,一(yi)时间,英雌(ci)、女杰、女英雄、女志士这类充满阳刚(gang)的女性形象受到大力鼓吹。由运动(dong)改(gai)变身体的女性,也不断(duan)被打造成尚武和健美形象,各种与女性有关(guan)的书籍、刊物(wu)、教科书、小说、戏曲(qu)、运动(dong)歌(ge)曲(qu)、广告(gao)、电影(ying)、漫画,以植入的方式带给运动(dong)女性。

20世纪20、30年代,都会时尚、身体文化、商业消费的兴起,运动(dong)场上的表演者或选手(shou)被认为最能(neng)体现尚武和健美的典范,许多新闻记者全方位地介绍这群(qun)新女性形象时,喜欢把“尚武”“健美”套用在获胜的女运动(dong)员身上,至于张贴女运动(dong)员的照片或把自己包装成女运动(dong)员的这些举动(dong),也都显示“女运动(dong)员”如何的魅力十足。

重要(yao)的是,当(dang)女运动(dong)员不断(duan)超越自我、挑战男性的同时,社会各界也帮她们撼动(dong)以男性为中心社会价值。除了来自学(xue)校的各种礼遇之(zhi)外,在江南地区举行的地方运动(dong)会和全国运动(dong)会中,运动(dong)员的出场顺序、受奖先后乃至宿舍的安排,都是女性优(you)先,第六届的运动(dong)会时,除女选手(shou)之(zhi)外,不少女性穿梭其中,有人(ren)夸张地说:“全运会是属于女人(ren)的!”此外,杰出的女运动(dong)员或女球队,还受邀到各地表演,甚至出国演出,享有许多男运动(dong)员没有的“特”。这点(dian)与过去女性形象的建构颇为不同。

1933年,女子(zi)网球运动(dong)员王春菁(jing)、王春葳。图片来自南京体育学(xue)院(yuan)中国网球学(xue)院(yuan)公号。

新京报:由此引出一(yi)个新的话题是,随着(zhe)“女运动(dong)员形象”越来越被关(guan)注和谈论,当(dang)时不少媒(mei)体和公众群(qun)体其实也开始有意无意合理(li)化对女运动(dong)员的评价。赛场之(zhi)外,围(wei)绕(rao)女运动(dong)员私人(ren)生活的爆料层出不穷,性别议题的公私界限在这期间几乎不复存在。回看(kan)当(dang)时的舆论态(tai)势,可否谈谈这对于此后国内(nei)公共空(kong)间围(wei)绕(rao)性别议题的讨(tao)论氛围(wei)有哪些潜在的影(ying)响?

游鉴明:在《台湾(wan)地区的妇运》《走出自我:民国百年妇女四部曲(qu)》这两篇论文中,我曾提到20世纪90年代的台湾(wan)妇运,因为1987年台湾(wan)解严后,各种社会运动(dong)接连(lian)启动(dong),妇运团体和妇女运动(dong)也相继(ji)出现,并从体制外抗争走入体制内(nei)改(gai)革,由于公共空(kong)间围(wei)绕(rao)性别议题的讨(tao)论,凡是与女性权益的政治、经济、家庭婚姻、工作或法律等方面都受到检视,让性别平等主流化。由于台湾(wan)地区面积(ji)不大,这类政策虽然还有待加(jia)强的空(kong)间,但多数得以落实。因此,近年公共空(kong)间讨(tao)论性别议题,不如20世纪90年代火热。

至于大陆关(guan)于性别议题的讨(tao)论,坦白(bai)说,我知道得有限,但请教大陆男女学(xue)者、专家和研究生,得知目前这个议题正受到各界关(guan)注,从专书、翻译论著、小说、电视连(lian)续(xu)剧、电影(ying),乃至网红,都在蓬勃地讨(tao)论性别议题。多数人(ren)指出这几年来,大陆性别平等问题有明显转变,有人(ren)提到学(xue)校女性领导比以前多,还有人(ren)指出,在推(tui)进性别平等的过程中,《中华人(ren)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政策的落实越来越受重视,在执行过程中关(guan)注妇女权益的保护,政府(fu)各部门也陆续(xu)出台实施(shi)细则和典型案例(li)。

然而(er),有人(ren)则忧心,性别议题经常被看(kan)作为搞(gao)性别对立,男女学(xue)生常为此对立,很多是出自对“女性权利”的误读,而(er)且当(dang)今性别问题是大热点(dian),随便说点(dian)什(shi)么都会引发舆论大潮,许多严肃学(xue)者都对此敬而(er)远之(zhi)。更有学(xue)者认为性别平等议题,不但地区、城乡的差异大,每个家庭内(nei)的地位也有不小差异。

根据以上大陆学(xue)者与研究生的看(kan)法,我认为,这是把性别议题放入公共空(kong)间所不能(neng)忽视的问题。此外,我强调男女间应该平心静(jing)气地面对性别问题,我的运动(dong)史研究即发现男女学(xue)生会因为运动(dong)空(kong)间对抗,但也不乏在运动(dong)技(ji)术上相互切磋。再说,打破性别权力结构,必须接受携手(shou)合作。

从运动(dong)史回看(kan)妇女史:

不容忽略的女性主体性

新京报:不同于思想领域的艰难(nan)革新,从运动(dong)史的视角(jiao)回看(kan)近代妇女史时常涌动(dong)着(zhe)一(yi)股昂扬(yang)的生命能(neng)量。书中反复提到中国女性一(yi)旦有机会在公共领域活动(dong),就不会放弃进入核心。她们争取(qu)的不只是运动(dong)的空(kong)间,也是教育、政治和职业的空(kong)间。在你看(kan)来,这是20世纪20、30年代许多中国女性的特质。我很好奇,在写作这本书期间,你是否对运动(dong)领域体现出的女性的主体性会有更深的感(gan)受?这种力量会鼓舞你在学(xue)术研究之(zhi)外的个人(ren)生活吗?

游鉴明:透过1895到1937年近代江南女子(zi)体育史的研究,确实让我对女性的主体性有更深感(gan)受。我的研究有女性权利运动(dong)、女子(zi)教育、职业妇女、家政教育、独身女性、战争前后妇女、女性与知识建构、公卫与女性等议题,均(jun)讨(tao)论到女性如何呈现主体。而(er)在这本书中,我运用包括档案、专书、报刊、学(xue)校刊物(wu)、口述史料、传(chuan)记、自传(chuan)、回忆录、日记、书信、歌(ge)曲(qu)、小说、照片、漫画、图画、实物(wu)、广告(gao)图案、电影(ying)等多元史料,竟然看(kan)到无处不在的女性主体性。

对我而(er)言,我的人(ren)生中不曾出现性别歧视的问题,从家庭、学(xue)校到工作场域,我始终受到公平待遇。我的父亲(qin)对儿女一(yi)视同仁(ren),甚至更宠爱女儿,而(er)我就读的学(xue)校也从未压抑女学(xue)生,甚至在我工作的场域也是男女待遇平等,让我能(neng)独立执行各种研究计划、口述访问计划,以及主编《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因此,体育运动(dong)体现的女性主体性力量,鼓舞的不是我个人(ren)生活,而(er)是提醒(xing)我进行女性史研究时,不能(neng)受限于性别宰制等说法,而(er)且不仅(jin)是近代女性,前近代女性的主体性也不容忽略。

1993年第一(yi)期的《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

新京报:相对于整个大的妇女史而(er)言,妇女运动(dong)史是一(yi)个更精细的方向。可否综合谈谈妇女运动(dong)史研究对于妇女史研究、乃至整个近代史研究究竟有怎样的价值或意义?它能(neng)够为我们提供哪些新的视角(jiao)?

游鉴明:这本书通过近代江南的女子(zi)体育和性别史研究对话,也与近代中国史相互参照,我发现女子(zi)体育的倡导、实践和公开演出都是属于公共领域的事情,和当(dang)时的历史演进相伏(fu)相倚,更不能(neng)脱离近代中国史的脉络。

在这本书的结论,我提出三项观察:

一(yi)是中央与地方的问题,一(yi)直存在于中国历史上,清代中叶以后,地域主义不断(duan)扩大,尽管因地域主义产生的政治分(fen)割不再那么盛行,地域主义的观念并没有从中国人(ren)的生活里退出,中国人(ren)的语言和各种人(ren)际关(guan)系,都和各自地域紧密相系。以在江南地区举办的全国运动(dong)会为例(li),1930年在杭州举行的“全运会”,共有36个团体参加(jia),女选手(shou)计200多人(ren),每个地区展现不同的姿容或服装。这些因女子(zi)运动(dong)带来的地方差异呈现,虽然只是小插曲(qu),却提醒(xing)我们,研究中央与地方或是地域问题时,如果能(neng)在关(guan)怀(huai)政治、外交事件之(zhi)外,增(zeng)加(jia)女子(zi)体育或与社会、文化有关(guan)的体育,应该会有新的发现。

二是“运动(dong)到底是为谁?”为了国家而(er)运动(dong),不是中国独创,几乎每一(yi)个国家都把体育和民族主义紧密结合,即使(shi)是当(dang)下的国际性运动(dong)会或球赛,也没有不标榜国族主义的。但近代中国因各种政治事件和经济问题,造成体育倡导和实际作为的背道而(er)驰,许多地区或学(xue)校纷纷出现体能(neng)教育无法持续(xu)发展的难(nan)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yao)有更多的同理(li)心,因为和与世界接轨的各种事业一(yi)样,中国女子(zi)体育的推(tui)动(dong),无论是为了谁,都不能(neng)跳脱这背后沉重的历史因素。

三是1928到1937年间的国民政府(fu)对运动(dong)赛事的态(tai)度,许多研究指出,这时的国民政府(fu)深具(ju)威权,但当(dang)时国民政府(fu)大力推(tui)动(dong)的三届全运会,经常爆发运动(dong)员斗殴、观众脱序的情形,不见政府(fu)出面管理(li);而(er)媒(mei)体对女子(zi)体育的描写、对女运动(dong)员公私领域的报道,更是前所未有的缤纷多元。因此,我认为在许多被认为专制、集权、保守的时代里,有时还是存在一(yi)个让民众发泄的空(kong)间。

探(tan)究近代女子(zi)体育的发展,我不只看(kan)到以国家为主的体育宣传(chuan),还读到女学(xue)生、媒(mei)体与社会大众的各方反映(ying);此外,进行同时期、同一(yi)议题的研究,不能(neng)偏信单一(yi)言论,我发现舆论间充满纠葛(ge)。

新京报:最后一(yi)个问题。在这本书之(zhi)后,你对女子(zi)体育史这个领域还有哪些新产生的兴趣点(dian)吗?可否简单谈谈之(zhi)后想做的研究。

游鉴明:这本书出版前后,我还出版了《近代华东地区的女球员:以报刊杂志为主的讨(tao)论》《当(dang)体育遇上性别》等论文。

在研究中发现,无论江南或台湾(wan)地区的女子(zi)体育,均(jun)是区域史研究,因此,我建议对女子(zi)体育史有兴趣的学(xue)者可继(ji)续(xu)挖掘各地区的女子(zi)体育,因为受不同地形、气候以及体能(neng)教育、体育设(she)备与体育人(ren)才的影(ying)响,每个地区产生不同的体育文化。此外,建议站在全球体育史视角(jiao),让中国女子(zi)体育史研究与其他国家的女子(zi)体育相互比较,从中可看(kan)到现代化、性别、族群(qun)、阶(jie)级(ji)、殖民性等多样发展。

我还提出如下可进行的研究课题:女子(zi)体育与经济、物(wu)质文明、消费文化、运动(dong)产品(pin)、广告(gao)、女子(zi)体育与外交、女子(zi)体育与娱乐(le)、女子(zi)体育与科技(ji)(建筑、声、光、电、相机、广播、电视)、女子(zi)体育与外国人(ren)(基督教会、基督教学(xue)校)、女子(zi)体育与人(ren)物(wu)(倡导体育者、体育学(xue)校的校长(chang)、教练、解说员、裁判(pan)、明星女运动(dong)员、体育记者)、女子(zi)体育与医疗(liao)卫生(游泳前的沐浴、身体检查)、女子(zi)体育与日常生活(食衣住行等)、女子(zi)体育与大众生活(一(yi)般民众、大家族)、战争时期的体育活动(dong)。

不过,我应该暂(zan)时不会再做女子(zi)体育史研究,留待其他学(xue)者继(ji)续(xu)开花结果。我未来将以女性的大众文化史为研究焦点(dian),并关(guan)注与其他地区的比较研究。

记者/申璐

编辑/西(xi)西(xi)

校对/穆祥(xiang)桐

最新新闻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