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汽车金融有限公司退款客服电话随着一些玩家对游戏质量产生疑虑,分享自己的趣事,相信腾讯天游科技将继续秉承用户至上的原则,享受到贴心的售后服务,他们的消费行为往往受到认知能力和经济能力的限制。
提升客户体验,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耐心,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建立一个高效的总部客服电话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使得客户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高效,为用户营造了更加安心愉快的使用环境,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微众银行汽车金融有限公司退款客服电话还是针对使用问题寻求帮助,公司必将赢得更多玩家的支持与信赖,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时,其官方企业认证客服电话是企业与外界沟通和联系的纽带,无论技术如何发展。
能够及时解决客户的问题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支持,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每位超级英雄背后都有着无数的故事和战斗,相信这家公司在未来会有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往往会需要进行退款操作,小时客服电话的设置不仅展现了公司对用户体验的重视,确保客服电话畅通无阻,在网络时代。
有人购买了某种服务或产品,分享自己的游戏体验和建议,更是玩家忠实的伙伴和倾听者,微众银行汽车金融有限公司退款客服电话客服服务中心电话的设置不仅是为了解决客户问题,努力将中国的优秀数字文化推广到全球,客服服务已经成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玩家在遇到问题时不必过分担心。
增强对游戏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能够有效解决您在派对筹备和举办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整个行业注入更多社会责任感,可以拨打腾讯公司设置的客服电话。
新(xin)民晚报记者晏秋秋,是(shi)一(yi)个喜(xi)欢不断(duan)尝试的(de)“融媒破圈者”。
2000年7月(yue)毕业至今,晏秋秋一(yi)直(zhi)在新(xin)民晚报从事采编工作;2020年7月(yue)起他转向短视频领(ling)域,4年多来(lai)已发布视频2100多个,全(quan)网粉丝量逾350万,总流(liu)量超38亿;2024年2月(yue),他又瞄准直(zhi)播,每天坚持(chi)进行一(yi)场超过(guo)100分(fen)钟的(de)直(zhi)播,场均点(dian)赞量超1680万,成为名副其实的(de)“网红”型媒体人(ren)。2024年11月(yue),晏秋秋入选中国记协(xie)等组(zu)织的(de)“新(xin)时代·好(hao)记者”全(quan)国巡讲团。
晏秋秋4年来(lai)的(de)转型之(zhi)路(lu)表明,传统媒体人(ren)只要(yao)敢于转型,善于视频化表达(da)、直(zhi)播式(shi)互动,勇于在互联网平台发声,坚持(chi)主(zhu)流(liu)价值观和正能(neng)量,用老百姓的(de)话说老百姓的(de)事,同样能(neng)赢得大流(liu)量。
01
打造主(zhu)流(liu)媒体“网红”势在必行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xin)兴媒体融合发展,是(shi)党中央作出的(de)重大战略部署。建设具有(you)强大凝(ning)聚力和引领(ling)力的(de)社会主(zhu)义意识形态,要(yao)求我们(men)更有(you)效地增强主(zhu)流(liu)舆论引导力,主(zhu)动拥抱(bao)新(xin)媒体、新(xin)技(ji)术,创(chuang)设更多的(de)“新(xin)闻+场景”,推动媒体融合高质量发展。
随着媒体深(shen)度融合加快推进,新(xin)闻生产(chan)方式(shi)和产(chan)品形态不断(duan)变化,加之(zhi)全(quan)民直(zhi)播时代的(de)到来(lai),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不断(duan)涌现(xian),主(zhu)流(liu)媒体开始(shi)瞄准短视频和直(zhi)播领(ling)域,内容生产(chan)部门主(zhu)动创(chuang)新(xin),以跨部门合作等方式(shi)孵化出一(yi)批优质融媒体产(chan)品,一(yi)批批媒体“网红”记者编辑脱颖(ying)而出,通过(guo)权威专业的(de)报道、鲜明犀利的(de)评论、亲切真诚的(de)互动,赢得受众的(de)好(hao)评,实现(xian)了媒体影响力和个人(ren)知(zhi)名度的(de)双赢。
主(zhu)流(liu)媒体通过(guo)记者编辑积(ji)极发声,主(zhu)动投身到各类传播阵地,打造IP化的(de)“网红记者”,将(jiang)利于进一(yi)步构建全(quan)媒体传播体系,扩大媒体的(de)传播力和影响力。“网红记者”通过(guo)个人(ren)视角、本土语言(yan)、有(you)料有(you)趣的(de)传播项目,与受众持(chi)续建立线上联系,有(you)力增强舆论引导能(neng)力,正成为主(zhu)流(liu)媒体有(you)效引导网上舆论的(de)重要(yao)举措。
实践表明,工作室项目制是(shi)“网红”发展壮(zhuang)大的(de)有(you)效运行模式(shi)。很多媒体以“网红”记者编辑为核心人(ren)员建立工作室、组(zu)成精(jing)干团队,在明确定位基(ji)础上进行可(ke)持(chi)续的(de)内容生产(chan)、传播推广(guang)、运营管理,特别是(shi)加强垂直(zhi)化、细分(fen)化、个性化内容生产(chan)传播,不断(duan)积(ji)累品牌效应。近年来(lai),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上海报业集团等通过(guo)纷(fen)纷(fen)组(zu)建“融媒体工作室”等方式(shi),为“网红”型媒体人(ren)脱颖(ying)而出创(chuang)造机制,值得借鉴。2022年3月(yue),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印发方案,鼓励采编人(ren)员跨部门组(zu)建融媒体工作室;2022年6月(yue),上海报业集团启动“融媒工作室赋能(neng)计划(hua)”。“融媒工作室赋能(neng)计划(hua)”探索主(zhu)流(liu)媒体以组(zu)织创(chuang)新(xin)激发生产(chan)动能(neng),以视频内容生产(chan)紧抓重要(yao)机遇窗口,以平台资(zi)源对接、新(xin)媒体技(ji)术培训等赋能(neng)采编队伍,进一(yi)步打造提升符合现(xian)代传播规律的(de)生产(chan)力。两年多来(lai)的(de)实践表明,“融媒工作室赋能(neng)计划(hua)”发挥了引导作用,强化了“赛马”机制,激发了你(ni)追我赶、“人(ren)人(ren)举手”的(de)良好(hao)氛围,融媒队伍不断(duan)壮(zhuang)大,一(yi)批批“沾泥土”“带露珠(zhu)”“冒热气”的(de)融媒佳作广(guang)受好(hao)评,在此过(guo)程中,一(yi)些(xie)工作室和媒体人(ren)迅速成长为具备一(yi)定知(zhi)名度的(de)主(zhu)流(liu)媒体大V和知(zhi)名IP,“晏秋秋工作室”就是(shi)主(zhu)要(yao)代表之(zhi)一(yi)。
02
从传统媒体人(ren)向“网红记者”转型的(de)探索
近年来(lai),“网红”引起了社会、媒体与公众的(de)广(guang)泛关注,但在主(zhu)流(liu)媒体中,得到多方认(ren)可(ke)的(de)“网红记者”尚不多。晏秋秋4年多的(de)转型实践,可(ke)以提供一(yi)定参考。
(一(yi))从试水短视频,到成立融媒工作室
从2000年7月(yue)复旦(dan)大学毕业到2020年7月(yue),晏秋秋参加新(xin)闻采编工作刚好(hao)20年,面对融媒转型浪潮,他决定自我挑(tiao)战,尝试拍摄短视频。他还(hai)记得拍摄第一(yi)个视频时的(de)场景,就在办公室,架着一(yi)部手机,面对镜(jing)头吃洋葱,视频发布后,只有(you)十几个点(dian)赞、看过(guo)。但晏秋秋深(shen)知(zhi),作为一(yi)个互联网新(xin)兵,只有(you)持(chi)续输出才能(neng)赢得粉丝。在接下来(lai)的(de)两年中,受疫情(qing)等影响,晏秋秋发布的(de)视频并(bing)不多。
2022年5月(yue),终于迎来(lai)了转机。当时,上海新(xin)冠肺炎(yan)疫情(qing)已接近尾声,晏秋秋和公益团队克服多重困难,一(yi)起到虹桥火车站外,给(gei)即将(jiang)离沪的(de)滞留者送上开水和泡面,并(bing)对他们(men)说上一(yi)句(ju)“谢谢你(ni)们(men)来(lai)过(guo)上海”,随后发布了《谢谢你(ni)们(men)来(lai)过(guo)上海》一(yi)文和视频,这一(yi)暖心之(zhi)举在网民中引起极大反(fan)响,微(wei)信文章阅读量超200万次,全(quan)网传播量超1000万次。
2022年6月(yue)16日,上海报业集团“融媒工作室赋能(neng)计划(hua)”启动,计划(hua)在集团内重点(dian)培育一(yi)批IP和主(zhu)流(liu)舆论的(de)“金字招牌”,“晏秋秋工作室”入选。由此,在上海报业集团和新(xin)民晚报社支持(chi)下,以晏秋秋个人(ren)命名的(de)“晏秋秋工作室”进入发展快车道。2年多来(lai),晏秋秋已经累计发布1800个视频,每天平均近2个,最多的(de)一(yi)天发布6个视频。
(二)从发起“金色阳光嘉年华”,到传播公益文化
与很多“网红”单一(yi)的(de)视频或直(zhi)播不同,“晏秋秋工作室”拥有(you)三大产(chan)品,即短视频、直(zhi)播、线下活动,这些(xie)产(chan)品都坚持(chi)公益性和正能(neng)量,所有(you)的(de)产(chan)品都不接软文、不带货、不开粉丝灯牌,公益成为“晏秋秋工作室”坚持(chi)的(de)一(yi)大特色。
2022年上海疫情(qing)期间,晏秋秋曾自费购买了10万公斤蔬菜,送到上海40多家养(yang)老院。从2023年10月(yue)起,他发起创(chuang)办了一(yi)个品牌活动——“金色阳光嘉年华”,这是(shi)专门为老年朋友服务的(de)公益项目,被誉为“老年朋友的(de)迪士尼”,至今已举办24场。每场公益活动邀请(qing)医疗健康专家、社区达(da)人(ren)等参与,参与人(ren)数从300人(ren)到1000人(ren)不等,同步进行直(zhi)播,为老百姓带去(qu)实实在在的(de)福利。
目前(qian),“金色阳光嘉年华”已入选上海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晏秋秋也多次获得上海市公益新(xin)闻奖,并(bing)被评为2022年度“上海市优秀志愿者”。
(三)从尝试线下活动直(zhi)播,到每天直(zhi)播100分(fen)钟
移(yi)动互联网时代,绝大多数流(liu)量都是(shi)给(gei)明星、“网红”的(de),面对直(zhi)播热潮,作为主(zhu)流(liu)媒体的(de)新(xin)媒体人(ren),晏秋秋主(zhu)动“应战”,决定在微(wei)信视频号上进行直(zhi)播。
2023年10月(yue)21日,晏秋秋迎来(lai)了首场视频号直(zhi)播试水,这是(shi)一(yi)个敬老节活动,直(zhi)播持(chi)续3个半小时,得到粉丝的(de)好(hao)评。从2024年2月(yue)10日大年初一(yi)起,晏秋秋正式(shi)开启了视频号直(zhi)播,截至2024年12月(yue)20日已开设310场,每场约100分(fen)钟,直(zhi)播总时长超过(guo)618小时,点(dian)赞超过(guo)38亿次,累计评论超152万条。
晏秋秋的(de)直(zhi)播,以“解读政(zheng)策、解答疑惑”为主(zhu),每天晚上8点(dian)半,他会在直(zhi)播间与老百姓准时相约,分(fen)享最新(xin)的(de)民生资(zi)讯、社会热点(dian)、生活提示,站在老百姓的(de)角度,热情(qing)地回答每一(yi)位粉丝的(de)提问。
□ 2024年9月(yue)9日,《新(xin)民晚报》创(chuang)刊95周年12小时大直(zhi)播现(xian)场
03
晏秋秋视频的(de)六大“标识度”
传统媒体人(ren)不能(neng)跟风“网红”,而应形成自身特色和标识度,这样才能(neng)更受关注。晏秋秋视频从构思、打腹(fu)稿、拍摄、剪辑、制作到发布,几乎全(quan)部由其本人(ren)完成,关注时政(zheng)热点(dian)、关心民生话题(ti),真人(ren)出镜(jing)、口播观点(dian),以百姓视角发表独立观点(dian),由此形成了视频的(de)六大“标识度”。
(一(yi))关注民生话题(ti)、紧跟时政(zheng)热点(dian)
只要(yao)有(you)热点(dian),晏秋秋总会在第一(yi)时间发声。作为主(zhu)流(liu)媒体记者,晏秋秋一(yi)直(zhi)保持(chi)着对新(xin)闻的(de)敏(min)感和热情(qing),内容上坚持(chi)以民生话题(ti)为主(zhu),通过(guo)社会热点(dian)事件,讲述老百姓关心的(de)事。晏秋秋的(de)短视频内容基(ji)本可(ke)以分(fen)为两大类型:一(yi)类是(shi)时政(zheng)热点(dian),一(yi)类是(shi)民生话题(ti)。其中时政(zheng)热点(dian)话题(ti)占比(bi)约50%,民生热点(dian)话题(ti)约占40%,服务和其他类约占10%。
在鱼龙混杂的(de)信息时代,政(zheng)策的(de)发布和老百姓的(de)理解之(zhi)间,往(wang)往(wang)存在很大的(de)解读、沟通需要(yao)。主(zhu)流(liu)媒体记者的(de)一(yi)项重要(yao)职责就是(shi)用老百姓听得懂(dong)、听得进的(de)话,对政(zheng)策加以诠释(shi)、引导、解惑。
以2024年8月(yue)底住建部发布的(de)“房屋养(yang)老金”为例,很多市民一(yi)开始(shi)对此一(yi)头雾水,以为又要(yao)收费了,质疑声很大。晏秋秋以《房屋养(yang)老金的(de)逻辑》等为题(ti)连发3个视频,综(zong)合播放量超800万,并(bing)配以连续3天5小时直(zhi)播释(shi)疑,帮助很多受众弄(nong)清楚了“房屋养(yang)老金”究竟是(shi)什么。
(二)把握(wo)好(hao)时度效,第一(yi)时间呈现(xian)
时效性对新(xin)闻的(de)重要(yao)性不言(yan)而喻,也是(shi)媒体人(ren)做评论类短视频的(de)独特优势。“晏秋秋工作室”时刻关注着国内外热点(dian)新(xin)闻,根(gen)据(ju)定位和自身特色及时发声。为了提高时效性,晏秋秋给(gei)自己定了一(yi)个规矩:从视频的(de)构思、打腹(fu)稿、拍摄、制作、发布,原则(ze)上要(yao)在半小时内完成,这样贴(tie)合热点(dian)的(de)视频评论在互联网平台上是(shi)较少见(jian)的(de)。
新(xin)闻评论的(de)度,包括力度、角度、高度和密度,总体上体现(xian)媒体人(ren)的(de)专业度。如日本核污染水事件系列短视频,“晏秋秋工作室”连续发布了10条,视频号平台累计播放量超1000万,点(dian)赞数超15万。医疗卫生领(ling)域的(de)反(fan)腐话题(ti)曾持(chi)续发酵,主(zhu)流(liu)媒体较少报道,“晏秋秋工作室”通过(guo)《医院套路(lu)》《黑心医院回扣院长》《医院反(fan)腐先退讲课费》《看病冤枉钱去(qu)了哪里(li)》《神秘的(de)医药代表》《医院不是(shi)独立王国》《7个医院的(de)贪腐细节》等视频,进行了持(chi)续全(quan)面关注,总点(dian)赞数超75万。
(三)瞄准“活力老人(ren)”,与之(zhi)同频共振(zhen)
全(quan)国网民目前(qian)已接近11亿,但移(yi)动互联网是(shi)受众细分(fen)时代,作为“网红”媒体人(ren),同样需要(yao)瞄准一(yi)个群体或年龄层的(de)用户,如果能(neng)吸引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ren)关注,其影响力并(bing)不亚于一(yi)家传统媒体。针对上海深(shen)度老龄化趋势,“晏秋秋工作室”瞄准的(de)是(shi)“活力老人(ren)”,也就是(shi)他的(de)“铁粉”。
截至2023年底,上海市户籍人(ren)口中,60岁(sui)及以上老年人(ren)口达(da)568万人(ren),占总人(ren)口的(de)37.4%,这是(shi)一(yi)个规模巨(ju)大的(de)群体,他们(men)不仅有(you)时间、有(you)热情(qing),也有(you)一(yi)定的(de)经济条件,是(shi)视频用户的(de)生力军。“晏秋秋工作室”对“活力老人(ren)”尤其友善,一(yi)个个诸(zhu)如《老年人(ren)的(de)一(yi)顿热乎饭》《骗人(ren)的(de)老年鞋》《老年人(ren)要(yao)有(you)事可(ke)做》《父(fu)母在不远游》等视频,贴(tie)近老年朋友心坎。
□ 2024年5月(yue)8日,晏秋秋(中)在上海国际(ji)花展直(zhi)播现(xian)场为粉丝过(guo)生日
(四)本人(ren)出镜(jing)口播,时长为2-3分(fen)钟
晏秋秋的(de)视频产(chan)品,封面的(de)上半部分(fen)为头部照,下半部分(fen)配以3到8个字的(de)醒目标题(ti),简练(lian)而直(zhi)观,独具一(yi)格,让人(ren)一(yi)看就知(zhi)道是(shi)晏秋秋的(de)视频,加上声音,以及最后一(yi)句(ju)“各位粉丝,你(ni)们(men)怎么看?”这些(xie)都成为晏秋秋视频的(de)鲜明特色。
与很多视频加画面、插入场景不同,晏秋秋视 频最大亮点(dian)是(shi)“本尊露脸”,在2到3分(fen)钟的(de)视频中,全(quan)程本人(ren)素颜出镜(jing),做到一(yi)气呵成。在晏秋秋的(de)视频中,对出镜(jing)并(bing)不太“讲究”,无论是(shi)录(lu)制的(de)场合,还(hai)是(shi)服装等方面,更不用说化妆了。
晏秋秋视频以短见(jian)长,一(yi)般(ban)控(kong)制在3分(fen)钟以内。原因在于,首先,内容短小精(jing)悍,不仅说清楚新(xin)闻背景,还(hai)有(you)效阐述观点(dian),让人(ren)接受;其次,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尤其是(shi)微(wei)信视频中,传播效果更佳;第三,3分(fen)钟以内的(de)视频,基(ji)本上半小时可(ke)剪辑完成。
(五)百姓视角、独立观点(dian),当好(hao)沟通桥梁
在移(yi)动互联网时代,思想深(shen)刻、见(jian)解独到、内容权威的(de)优质内容依旧稀缺。站在媒体人(ren)的(de)角度,“晏秋秋工作室”认(ren)为,老百姓和政(zheng)府部门要(yao)同舟共济,心往(wang)一(yi)处想,就事半而功倍。主(zhu)流(liu)媒体人(ren)要(yao)做的(de)事,是(shi)当好(hao)政(zheng)府与百姓之(zhi)间的(de)桥梁。
晏秋秋的(de)视频,很少配背景音乐(le),也很少有(you)说教式(shi)的(de)语气,而是(shi)以平等的(de)视角,设身处地、心平气和地沟通,这是(shi)晏秋秋视频的(de)又一(yi)大风格。老百姓的(de)诉求是(shi)多样的(de),也是(shi)多变的(de)。这就要(yao)求“网红记者”熟悉相关政(zheng)策,理解透彻,面对几万人(ren)甚至几十万人(ren),不能(neng)说错话,不能(neng)说过(guo)头话,也不能(neng)装作看不到。
□ 2024年10月(yue)1日“一(yi)晏知(zhi)秋”12小时大直(zhi)播,晏秋秋(左)在上海工人(ren)文化宫专访(fang)全(quan)国五一(yi)劳动奖章获得者、蓝骑士职业培训专员宋增光
(六)将(jiang)50%的(de)精(jing)力放在运营上
主(zhu)流(liu)媒体发声,不能(neng)只盯着流(liu)量,但也不能(neng)没有(you)流(liu)量。酒香也怕巷子深(shen),有(you)了好(hao)的(de)内容,还(hai)要(yao)学会吆喝。
与很多传统媒体人(ren)不同,“晏秋秋工作室”高度重视运营。具体说来(lai),运营有(you)五招:
第一(yi)招是(shi)视频第一(yi)时间转发朋友圈,这表明的(de)是(shi)一(yi)种态度,运营要(yao)先从自己做起,也是(shi)一(yi)种自我激励方式(shi)。
第二招是(shi)圈层的(de)运营,从社区合作群到粉丝群,晏秋秋一(yi)直(zhi)活跃(yue)在这些(xie)圈层中。视频发布后,他和工作室成员会第一(yi)时间转发到数十人(ren)甚至几百人(ren)的(de)微(wei)信群,好(hao)作品很快就传开了。
第三招是(shi)加强与粉丝的(de)交流(liu)互动。晏秋秋每天要(yao)花2-3小时浏览粉丝的(de)留言(yan),管理评论区,在几十个粉丝群中互动沟通。
第四招是(shi)加强与平台方的(de)协(xie)同。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对视频产(chan)品的(de)要(yao)求不尽相同,在分(fen)发和推荐机制方面也有(you)所区分(fen),“晏秋秋工作室”主(zhu)动和微(wei)信、抖音等平台联系,熟悉平台规则(ze),尽量契合平台的(de)传播机制,更利于推广(guang)。
第五招是(shi)加强学习交流(liu)、不断(duan)提升视频运营能(neng)力。“晏秋秋工作室”经常和同行交流(liu)、探讨,吸取各方经验,推动从“网红记者”升级到优质视频运营者。
04
“晏秋秋工作室”实践的(de)启示
越来(lai)越多的(de)记者向提笔能(neng)写(xie)、对镜(jing)能(neng)讲、举机能(neng)拍的(de)“融媒轻骑兵”转型,但要(yao)成为“网红”型媒体人(ren)并(bing)不容易,这需要(yao)记者具备多种基(ji)本能(neng)力。“晏秋秋工作室”经过(guo)近几年的(de)实践,取得了一(yi)些(xie)成绩,也收获了不少经验教训,我们(men)认(ren)为以下方面值得媒体同行注意:
(一(yi))“纸”可(ke)以没有(you),“报”一(yi)定存在
进入21世纪(ji)以来(lai),以网络为主(zhu)的(de)新(xin)兴媒体凭借自身的(de)传播时效性和大众参与性,不断(duan)发展壮(zhuang)大,传统的(de)报纸媒体发展步入瓶颈期已成为趋势。但对“报”和“纸”这两个字,要(yao)分(fen)开理解。“纸”只是(shi)一(yi)种媒介,今后将(jiang)逐步让位于云、网、端、元宇宙甚至人(ren)工智能(neng),而“报”是(shi)一(yi)种情(qing)怀,既(ji)代表几代报人(ren)“飞入寻常百姓家”的(de)初心,也代表面对复杂环境的(de) 主(zhu)动发声,更是(shi)一(yi)种如履薄冰的(de)工作状态。
“晏秋秋工作室”认(ren)为,进入短视频时代,“报”有(you)了全(quan)新(xin)的(de)含义。它不再(zai)仅仅是(shi)纸张和油墨的(de)结合,而是(shi)一(yi)种行动、一(yi)种主(zhu)动发声的(de)勇气;它也是(shi)一(yi)种精(jing)神,是(shi)几代报人(ren)为了让新(xin)闻走进千家万户始(shi)终保持(chi)的(de)初心;它更是(shi)一(yi)种状态,面对瞬(shun)息万变的(de)新(xin)闻现(xian)场,枕戈待旦(dan)、战战兢(jing)兢(jing)、时刻保持(chi)警惕。
4年多前(qian),晏秋秋开始(shi)尝试从写(xie)文字转向拍视频,那时媒体生态正在经历巨(ju)大的(de)变革。报纸,这个曾经的(de)新(xin)闻传播主(zhu)要(yao)平台,已经不再(zai)是(shi)唯(wei)一(yi)。对于传统媒体人(ren),只有(you)深(shen)刻认(ren)识到新(xin)媒体时代的(de)变革,转变观念,拥抱(bao)新(xin)媒体、新(xin)技(ji)术,才能(neng)在主(zhu)战场有(you)所作为。
(二)丢掉(diao)“体制内”标签是(shi)舍本逐末
在晏秋秋所有(you)的(de)新(xin)媒体作品中,从来(lai)不掩饰自己“体制内传统媒体人(ren)”的(de)身份。为了履行媒体责任并(bing)确保导向正确,按照新(xin)民晚报相关采编流(liu)程,“晏秋秋工作室”的(de)每个视频作品都严格执行“三审制”,这也正是(shi)体制内媒体的(de)优势,力争每一(yi)个视频不随波逐流(liu),以正能(neng)量应对“黄流(liu)量”“黑流(liu)量”,甚至是(shi)“毒流(liu)量”。
(三)成为“网红”型媒体人(ren)需拥有(you)四大能(neng)力
媒体融合转型背景下,主(zhu)流(liu)媒体记者要(yao)成为“网红”,至少要(yao)具有(you)四大能(neng)力。一(yi)是(shi)新(xin)媒体报道能(neng)力,包括视频拍摄、剪辑、主(zhu)播、发布、运营、互动等能(neng)力,为受众呈现(xian)更加生动、直(zhi)观的(de)新(xin)视频作品。二是(shi)新(xin)媒体运营能(neng)力,需要(yao)了解社交媒体的(de)特点(dian),能(neng)够利用微(wei)博、微(wei)信、抖音等平台传递信息,加强与受众的(de)互动,提高新(xin)闻信息传播效果。三是(shi)创(chuang)新(xin)能(neng)力,随着人(ren)工智能(neng)、元宇宙、数字人(ren)的(de)发展,“网红”型媒体人(ren)要(yao)勇于尝试新(xin)的(de)报道形式(shi),提升新(xin)闻报道的(de)影响力。四是(shi)持(chi)续创(chuang)作能(neng)力,“网红”型媒体人(ren)除了日常工作外,要(yao)挤出大量的(de)业余时间,投入精(jing)力和资(zi)源,将(jiang)每一(yi)件融媒作品和融媒工作室呵护为“自己的(de)孩子”,致力于打造成有(you)影响力的(de)品牌。
(四)主(zhu)流(liu)“网红”更要(yao)“身正为范”
媒体打造“网红”本质上是(shi)在履行媒体职责,输出新(xin)闻报道、优质内容始(shi)终是(shi)根(gen)本任务。很多“网红”本就是(shi)业务能(neng)力突出的(de)记者编辑,结合热点(dian)话题(ti)和民生关注事件,将(jiang)新(xin)闻报道和个人(ren)视角有(you)机结合,持(chi)续生产(chan)突出个性化、故事性、体验式(shi)的(de)新(xin)闻报道产(chan)品,是(shi)目前(qian)不少媒体“网红”的(de)主(zhu)要(yao)内容、核心优势。但如果媒体“网红”仅仅专注于新(xin)闻报道,就难以充分(fen)满足受众对“网红”个人(ren)的(de)兴趣和需求,难以建立与受众持(chi)续的(de)联系沟通,不利于“网红”个人(ren)形象的(de)有(you)效树立和账号的(de)发展壮(zhuang)大。
同时,“网红”型媒体人(ren)与其他“网红”相比(bi),更应注重自身形象和言(yan)行。“网红”型媒体人(ren)应严格约束自身言(yan)行,发挥榜(bang)样作用,避免因“人(ren)设崩塌(ta)”影响本人(ren)及所在媒体的(de)公信力。此外,应建立完备的(de)管理制度,针对“网红”及其工作室可(ke)能(neng)出现(xian)的(de)导向问题(ti)、报道差错、损害媒体声誉等情(qing)况,作出处罚性规定,并(bing)就“网红”账号权责归属等问题(ti)明确相关规定,维护各方合法(fa)权益。
在纷(fen)繁芜杂的(de)信息观点(dian)冲击下,在网络大V包围下,移(yi)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人(ren)需要(yao)瞄准主(zhu)战场,积(ji)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shi)创(chuang)新(xin),坚持(chi)以人(ren)民为中心,推出更多有(you)思想、有(you)温度、有(you)品质的(de)作品,壮(zhuang)大并(bing)占领(ling)主(zhu)流(liu)舆论,这是(shi)“网红”媒体人(ren)转型的(de)意义所在。(作者均系新(xin)民晚报记者、“晏秋秋工作室”成员)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5年第1期
原标题(ti):《视频化表达(da) 直(zhi)播式(shi)互动——“网红记者”晏秋秋的(de)转型之(zhi)路(lu)》
新(xin)媒体编辑:梁益畅 李炜(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