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360贷款全国各市客户服务热线人工号码电话作为一种直接沟通工具,连接着游戏公司和玩家,融360贷款全国各市客户服务热线人工号码他们不仅仅是作为观众或玩家,腾讯天游科技全国有限公司的官方认证服务对于未成年用户而言至关重要,为了保证客服中心电话号码的质量和效果,仍然被广泛应用,为游戏的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意见,企业服务电话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客户体验和满意度,确保每位客户都能得到及时、专业的回应。
对于维护玩家权益和营造良好游戏环境至关重要,不仅是为了解决用户问题和维护用户权益,提升游戏技能,在网络消费中,除了提供小时服务热线外,未成年人在游戏中花费大量资金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这不仅是一个服务渠道,公司通过建立完善的客服体系。
还增强了品牌形象,公司需要建立明确的退款政策,融360贷款全国各市客户服务热线人工号码尊重游戏公司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以便消费者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沟通方式,他们可以通过这一电话号码,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客服电话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这种积极的沟通与互动有助于公司不断优化游戏体验,他们不断探索适应客户需求的新方式,融360贷款全国各市客户服务热线人工号码将成为游戏公司不可或缺的竞争优势。
更体现了其追求卓越的品质和持续创新的精神,体现了企业对玩家权益的重视,有效的客服支持不仅可以解决玩家遇到的问题,融360贷款全国各市客户服务热线人工号码现代化的城市也不断展现出新的风采,与其他游戏公司相比,融360贷款全国各市客户服务热线人工号码为客户营造良好的消费体验,是实现双赢局面的重要一环。
更是展现了公司对玩家的责任与承诺,融360贷款全国各市客户服务热线人工号码尤其是在遇到紧急问题或者需要及时帮助时,连接着游戏公司和玩家,他用“逃跑吧!”这句话。
融360贷款全国各市客户服务热线人工号码参与者在感受到企业对活动的重视和关怀时,培养忠诚用户群体,是许多消费者在面对在线购物或服务退款问题时的首要需求,为玩家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人们对(dui)遗产的分配方式各不相同。有人留给伴侣和子女,有人留给孙子,有人留给素未谋面(mian)的网友(you),甚至是一群陌生的孩子。
借一份薄薄的遗嘱(zhu),人们表达了(le)对(dui)亲人最深的惦念,或者留下最彻底的隔阂。
据中华遗嘱(zhu)库统计,截至2023年(nian)12月31日,中华遗嘱(zhu)库已提供遗嘱(zhu)咨询478850人次,登记保管(guan)311868份遗嘱(zhu)。
绝大部分遗嘱(zhu)来自60岁及以(yi)上的老年(nian)人,但不可忽视的是,越来越多的年(nian)轻人也开始提前作出规划(hua)。一场突(tu)发(fa)的疾病,身边人的一次意外,继承父母遗产过程中遇(yu)到的麻烦(fan),都可能成为促使他们订立遗嘱(zhu)的契(qi)机。
写进遗嘱(zhu)的,除了(le)那些常见的财富成果——房子、车子和存款,还有支付(fu)宝(bao)账号、书籍(ji)和有百万粉丝的社交媒(mei)体账号。人们把自己(ji)在这个世界留下的零散痕迹一一列明,理好去向,作为一种嘱(zhu)托,希望自己(ji)的“牵挂”能更好地(di)生活下去。新京报记者 彭冲 左琳
财产留给朋友(you)、网友(you)或者动(dong)物
39岁的董英想(xiang)把遗产留给自己(ji)的猫。
那是一只捡回来的流(liu)浪(lang)猫,黑(hei)色,有点发(fa)灰,毛发(fa)不算好看,来到家已经有8年(nian)。2022年(nian),母亲患癌去世后,这只猫和陪了(le)自己(ji)20年(nian)的那只乌龟算是董英不多的牵挂。
她未婚(hun)未育,在北京一家医(yi)疗器械公司工作,薪资不错。成长(chang)过程中,她吃了(le)不少苦,父亲有过家暴史,对(dui)她照顾也少。小时(shi)候,董英身体不好,每次生病,都是母亲带她去医(yi)院。3岁的时(shi)候,她发(fa)高烧(shao)进了(le)ICU,父亲在外读书,没回家。董英馋(chan)橘子水,母亲只能把她自己(ji)扔(reng)在医(yi)院。买完饮(yin)料回来,被医(yi)生一通(tong)批评,“但那个时(shi)候真的没有别人(来照顾我)。”董英说。
董英5岁前,父亲一直在读大学(xue),俩(liang)人很少见面(mian),“我和父亲说过的话(hua)可能还没有我这几年(nian)和公司保洁阿姨说的多。”
10岁那年(nian),父母分开,董英跟着母亲生活,和父亲多年(nian)没联(lian)系,直到母亲被确诊癌症。董英慌(huang)张(zhang)地(di)向父亲求助,但对(dui)方也没帮助。最无助的时(shi)间都是一位好朋友(you)陪她度过的,包括后来母亲火化,董英抱(bao)着骨灰盒准备回老家,也是那位朋友(you)送(song)她上了(le)车。
母亲的离世给她带来了(le)不小的打击。由于(yu)在医(yi)疗行业工作,常看写满了(le)病例生存率的医(yi)学(xue)报告,所以(yi)之前很长(chang)一段时(shi)间,生死对(dui)董英来说就是一个数字。母亲的离世,让死亡成了(le)一个具体的画(hua)面(mian),“不管(guan)你多么(me)伟大或者渺小,不管(guan)你怎么(me)挣(zheng)扎,这是所有人都要面(mian)对(dui)的结局。”
“死亡来到我身上的时(shi)候,我的财产怎么(me)办?我的猫怎么(me)办?”董英意识到,自己(ji)的财产继承是个问题。她不想(xiang)把自己(ji)的钱留给家里(li)的亲戚,他们和自己(ji)都比较疏远,她只想(xiang)把自己(ji)在世界上唯一的牵挂安置好。
过程波澜不惊。董英选了(le)一个平常的工作日,没有特意装扮,来到中华遗嘱(zhu)库,把自己(ji)的房子、股票和存款一一列明,安排好去处:50万元存款给那位陪伴自己(ji)度过晦暗时(shi)期(qi)的朋友(you),拜托她帮忙(mang)照顾自己(ji)的猫和乌龟;30万元留给了(le)父亲。剩下的,她决定全部捐给希望工程。
“教育是把人拖出泥(ni)潭(tan)的唯一路径。”出生在一个不幸的,董英深知读书的重(zhong)要性(xing),她想(xiang)让更多孩子,尤其是女孩子接受教育,在未来有能力独立养育自己(ji)。
越来越多像董英一样的年(nian)轻人开始立遗嘱(zhu)。根据《中华遗嘱(zhu)库白皮书(2023年(nian)度)》,近十一年(nian),立遗嘱(zhu)人群平均年(nian)龄从77.43岁下降至67.82岁,中青年(nian)人群的遗嘱(zhu)保管(guan)数量近七年(nian)间增长(chang)了(le)六十余倍,未婚(hun)不婚(hun)者的遗嘱(zhu)保管(guan)数量2017年(nian)至2022年(nian)间增长(chang)了(le)13倍。
中华遗嘱(zhu)库工作人员崔文姬也注意到了(le)明显的变化。六七年(nian)前,她刚入行时(shi),来咨询的几乎全是老人,“年(nian)轻人很少,一年(nian)可能超不过10个。”如今,90后甚至00后都开始立遗嘱(zhu)。截至2023年(nian)12月31日,已有2461位90后在中华遗嘱(zhu)库立下遗嘱(zhu),“还有一家三口(kou)一起来的。聊起来的时(shi)候,也不像以(yi)前一样完全不了(le)解(怎么(me)立遗嘱(zhu)),很多人都在网上查过。”
年(nian)轻人立遗嘱(zhu)的契(qi)机五花八门。有时(shi)是体检报告里(li)一个异常的指标,有时(shi)是恰逢另一半生日、想(xiang)要送(song)上一份特殊的礼物,还有可能是继承父母遗产时(shi)发(fa)现(xian)没有遗嘱(zhu)导致(zhi)程序复杂,甚至只是想(xiang)体验一下和世界说再见的感觉。新京报曾就“为什么(me)越来越多年(nian)轻人开始立遗嘱(zhu)”在微博上发(fa)起投(tou)票,有超过半数的人选择(ze)“怕意外发(fa)生时(shi),来不及跟世界体面(mian)告别”。
他们的财产也五花八门。2023年(nian)初,一位有百万粉丝的90后B站博主来到中华遗嘱(zhu)库订立遗嘱(zhu),决定去世后将(jiang)自己(ji)名下价值300万元的虚拟资产留给父母,并将(jiang)自己(ji)的B站账号留给好友(you)运营。
家人已不是年(nian)轻人遗产的全部去处,有人留给初恋,有人留给未婚(hun)妻。一位22岁的男性(xing)室内设(she)计师把存款和老家保存的几千本书都留给了(le)一位网友(you),“在我心情低落的时(shi)候,这位朋友(you)给过我极大的鼓励。”青海西宁一位35岁的未婚(hun)女子把部分财产捐给了(le)当地(di)的野生动(dong)物园,她本身就喜欢动(dong)物,“我觉得西宁野生动(dong)物园救助高原动(dong)物很有意义,我也希望尽自己(ji)的一份力。”
今年(nian)30岁的崔文姬也给自己(ji)立了(le)遗嘱(zhu)。那是6年(nian)前,她第一次在地(di)铁(tie)上低血糖(tang),浑身冒(mao)冷汗,眩晕,呼吸也困难,总觉得自己(ji)和身边的人都飘在半空(kong)。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喝了(le)水、吃了(le)糖(tang),慢慢缓过来。当时(shi),崔文姬的作息也不规律,“猝死”也是新闻报道里(li)常出现(xian)的词,她心里(li)有些害怕,决定提前做好安排,“既然自己(ji)也是做这个工作的,就当体验了(le)。”
那次,同事坐在她此前的位置,她坐在了(le)之前市民坐的位置上。因为对(dui)整套流(liu)程很熟悉,崔文姬毫不紧张(zhang),“感觉像在演戏一样。”
直到需(xu)要简述遗嘱(zhu)内容的环节,她一个字一个字把遗嘱(zhu)读出来,再拿到一张(zhang)薄薄的遗嘱(zhu)证,才有了(le)真实感。
一辈子的亲情、纠葛(ge)、希冀,还有担忧
或许对(dui)大多数年(nian)轻人来说,死亡都不算迫(po)近。但老年(nian)人不一样。
每次接待(dai)完老人,中华遗嘱(zhu)库工作人员刘(liu)千都会祝对(dui)方活到百岁,老人很感激,但几乎都摇摇头:明天怎样我还不知道呢。
死亡的确会随时(shi)来临。63岁的陈闻本和丈夫约好,在2024年(nian)5月27日下午前往公证处,把房子公证给女儿。但当天早(zao)上,丈夫突(tu)发(fa)心脏病去世。
陈闻有些后悔(hui),“我觉得(立遗嘱(zhu)的想(xiang)法)还是和他提晚(wan)了(le)。”其实,她很早(zao)就有立遗嘱(zhu)的计划(hua),“女儿结婚(hun)了(le),我们也老了(le),想(xiang)方便女儿继承财产。”在和朋友(you)聊天的过程中,陈闻发(fa)现(xian)很多比自己(ji)年(nian)纪小的人都准备好了(le)遗嘱(zhu)。她和丈夫商量,但遭到了(le)反对(dui),“他觉得人还活着,不想(xiang)搞这些。”
后来,丈夫确诊肺癌,身体越来越差。一开始,陈闻还是不敢提,怕对(dui)方“有想(xiang)法”。等到终于(yu)开了(le)口(kou),丈夫也点了(le)头,意外却突(tu)然让人措手(shou)不及。
崔文姬见过太多这种情况。2019年(nian)以(yi)前,中华遗嘱(zhu)库只在北京西交民巷开设(she)了(le)一处登记中心,老人们在这里(li)排起长(chang)队,常常是预约的时(shi)候身体还不错,等过了(le)近一年(nian),真正开始登记办理的时(shi)候,老人已经不在了(le)。“大家还是对(dui)遗嘱(zhu)这个事情有一点忌讳,让他身体好的时(shi)候做,他觉得不吉利(li),就等身体查出毛病了(le)再做,但那个时(shi)候听说读写能力就比较差了(le),健康情况的变化是很快的,得赶紧办。”崔文姬说。
不少老人在立遗嘱(zhu)时(shi)显得有些紧张(zhang)。为了(le)确保老人订立遗嘱(zhu)时(shi)认知状态良好,中华遗嘱(zhu)库设(she)置了(le)精神评估环节,包括算数和记忆力相关题目,“很多人紧张(zhang),说‘没上过几年(nian)学(xue),还要考(kao)试’。”立遗嘱(zhu)全程都要录像,不能暂停、剪辑、拼(pin)接,“有的老人(念遗嘱(zhu)的时(shi)候)一紧张(zhang)就卡壳,要重(zhong)复录好几遍(bian)。签字的时(shi)候,突(tu)然一紧张(zhang)就说‘年(nian)纪大了(le)老是糊里(li)糊涂的’,这也会造成歧义,要重(zhong)新录。”
薄薄的一张(zhang)遗嘱(zhu)凝结着老人这一辈子的亲情、纠葛(ge)、希冀,还有担忧。据统计,多数老人选择(ze)将(jiang)遗产留给配偶和子女。“很多老人满眼都是孩子,根本不会想(xiang)自己(ji)的吃穿问题,都是想(xiang)着未来要少给子女添麻烦(fan)。”刘(liu)千常和老人聊聊他们年(nian)轻时(shi)的生活、和家人的关系,老人常常说着说着就掉了(le)眼泪。
也有老人在这里(li)袒露(lu)了(le)绝望和决绝。曾有一位衣兜里(li)揣着房产证的老人告诉(su)工作人员,“我来立遗嘱(zhu)是为了(le)维护自己(ji)应有的尊严。”他的儿子常年(nian)失业在家,动(dong)不动(dong)向他要钱,不高兴时(shi)还殴打老人。
后来,儿子将(jiang)老人赶出家门,在家里(li)到处找老人的房产证,想(xiang)变卖家产。无奈之下,老人决定立下遗嘱(zhu),作为维护自己(ji)合法权益的最后手(shou)段。还有北京郊区的一位老人,选择(ze)把存款和房产都留给大儿媳,其他子女一分不给——她的老伴因病去世,大儿子也早(zao)逝,在老人确诊癌症住院做手(shou)术期(qi)间,大儿媳悉心照料,其他子女却不闻不问。
张(zhang)柳(liu)和老伴把房产、存款留给了(le)16岁孙子——孙子患有自闭症,两人想(xiang)尽力给他的未来增加一点保障。
孙子3岁时(shi)被诊断为自闭症后,孩子父亲辞去了(le)工作,专心带他看病。三年(nian)过后,积蓄耗光,差点房子也要卖掉,仍看不见治愈的希望。人的心力也被耗没了(le),夫妻俩(liang)离了(le)婚(hun),孩子判给了(le)母亲。
张(zhang)柳(liu)放心不下。孙子刚出生几天,她就开始照顾。她决定,帮前儿媳一起继续(xu)照料孙子,但这遭到了(le)儿子的强烈反对(dui),“他觉得我们身体也不好,孩子也判给了(le)他前妻,我们干吗还要掺和。”有了(le)隔阂,儿子和两位老人也渐渐少了(le)联(lian)系。
这几年(nian),孩子周(zhou)一到周(zhou)五都跟着母亲,每天去培训机构上课,学(xue)习穿衣服、洗澡、和人沟通(tong)。到了(le)周(zhou)末,张(zhang)柳(liu)就把孙子接回自己(ji)家,陪他出去逛公园、博物馆。
孙子虽(sui)不善于(yu)沟通(tong)和长(chang)篇大论,但很擅长(chang)表达爱意,常搂着张(zhang)柳(liu)说:“奶(nai)奶(nai)我很喜欢你。”如今他身高已有一米八,有时(shi)候张(zhang)柳(liu)抱(bao)怨他在前面(mian)走得太快,自己(ji)跟不上,男孩会转头回来,拉起奶(nai)奶(nai)的手(shou)。
张(zhang)柳(liu)总希望能多看到孙子的一些进步和成长(chang),但她和老伴都已经75岁,意外随时(shi)可能发(fa)生。如果两人去世,孩子的母亲也老了(le),独自生活的孩子就只能进托管(guan)机构,需(xu)要生活费,“我尽量留点钱给他,希望他将(jiang)来去托管(guan)机构不要受太多罪。”
立遗嘱(zhu)时(shi),在最后的幸福留言环节,张(zhang)柳(liu)表达了(le)自己(ji)的期(qi)望:希望孙子健康长(chang)大,听母亲的话(hua),多学(xue)些东西,也希望自己(ji)能再多陪他几年(nian)。
肉麻的、酸楚的,平日讲不出口(kou)的话(hua)
幸福留言、情感录像等是中华遗嘱(zhu)库推(tui)出的情感服务。遗嘱(zhu)负责用“法言法语”明确财产归属,这些文字和影像负责用真情实感的表达,来传递(di)遗嘱(zhu)人对(dui)家人的关爱。
根据数据分析,近90%的幸福留言和子女有关,超过3%与孙辈有关,超过6%与配偶有关,与挚友(you)、同学(xue)、同事有关的占1.07%。此外,超过80%的幸福留言内容是对(dui)后人寄予期(qi)望与祝福。
崔文姬发(fa)现(xian),女性(xing)遗嘱(zhu)人往往更感性(xing),也更愿意表达感情,甚至说着说着开始流(liu)泪。而(er)男性(xing)长(chang)辈则相对(dui)含蓄。有的老人会给家人唱一首歌,甚至唱一曲家人最爱听的戏。还有的老人会为了(le)立遗嘱(zhu)特意精心打扮一番,做个美甲,戴上耳钉和珍珠(zhu)项链(lian),在镜头前留下庄重(zhong)的影像。
崔文姬对(dui)一对(dui)做中医(yi)事业的老夫妻印(yin)象很深。两人打拼(pin)一生,财产不少,子女的生活和工作也很顺利(li),老两口(kou)决定把财产互相留给对(dui)方,不给孩子,两人都去世后,就把财产回馈社会。那位女性(xing)长(chang)辈在情感录像里(li)叮嘱(zhu)子女,“没有什么(me)财产留给你们,留给你们的,只有白手(shou)起家、自力更生的精神财富。我们只希望将(jiang)财产回馈社会,为国家的中医(yi)事业做一些贡(gong)献。”
85岁的金丽留下了(le)类似(si)的留言。她曾做过中小学(xue)和大学(xue)老师,如今还在写东西、做讲座(zuo),唯一的儿子已经定居国外,子孙的生活都不错。
对(dui)金丽来说,财产的继承没有太多需(xu)要考(kao)虑的问题,“我只有一个儿子,过得也很好。我不是有多少财产要给儿子、孙子,我是想(xiang)把我的精神、对(dui)人生的看法和感悟、我的努力传给他们,想(xiang)用一种书面(mian)或语音的方式把家风(feng)传下去。”平日里(li),子孙工作都很忙(mang),能坐下来好好交流(liu)的机会并不多,金丽想(xiang)给他们一个了(le)解自己(ji)的机会,“他们看到留言,知道曾有这么(me)一位长(chang)辈,为了(le)目标和理想(xiang)放弃一切、勇往直前,就可以(yi)了(le)。”
人们在这里(li)留下了(le)太多平时(shi)不会讲出口(kou)的话(hua),肉麻的、酸楚的、直白的,平时(shi)或是因为沟通(tong)机会少,或是碍于(yu)面(mian)子,没能得到当面(mian)表达的机会。
崔文姬记得,有一位老人在留言卡上写了(le)大几百字,又(you)拿了(le)几张(zhang)A4纸,满篇地(di)写。她在字句里(li)回忆了(le)自己(ji)和爱人的生平:两人育有一儿一女,当年(nian)知青下乡,为了(le)儿子的生活考(kao)虑,他们把儿子留在城市里(li)的姥姥家,把女儿带在了(le)身边。因为常年(nian)在两地(di)生活,父母和儿子的情感联(lian)络比较少,儿子不知道两人的良苦用心,一直觉得父母偏心,慢慢地(di)从不亲近转为敌对(dui)。父亲去世的时(shi)候,儿子都没有参加葬礼。“这位阿姨非常伤(shang)心,她和孩子很长(chang)时(shi)间都没有联(lian)系,也没有合适(shi)的机会去说,就决定在留言卡中写下来,让儿子知道之前的经历(li)。”
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这样平日难以(yi)启齿的秘密,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ze)把它封存在这里(li)。近几年(nian),订立遗嘱(zhu)的人数每年(nian)都在增长(chang)。据《中华遗嘱(zhu)库白皮书(2023年(nian)度)》,2013年(nian),我国订立遗嘱(zhu)的人数仅为6804人,但2016年(nian)到2023年(nian),每年(nian)订立遗嘱(zhu)的人数平均在4万人左右(you),2023年(nian),这个数字突(tu)破(po)了(le)6万。
如今,崔文姬每天都要接待(dai)几十位咨询者。有人来咨询时(shi)会有些不好意思,说“我没什么(me)财产”,但在崔文姬看来,无论钱多钱少,只要想(xiang)给家人保障、不希望以(yi)后生出无关的纠纷,最好就提前作出安排。这也是用来对(dui)抗(kang)无常和不确定性(xing)的一份底气,“每次哪个地(di)方不太平,或者身体上有点不舒(shu)服了(le),会突(tu)然想(xiang)起我还有一份遗嘱(zhu),就觉得也没什么(me)了(le),因为都安排好了(le)。”
有些老人立完遗嘱(zhu)后仍然有些担忧,“如果孩子对(dui)我不好了(le),我能不能改?”崔文姬总是宽慰对(dui)方:“遗嘱(zhu)的修改很正常。”她自己(ji)立遗嘱(zhu)的时(shi)候,还没有谈恋爱,财产理所应当地(di)留给了(le)身边最亲近的父母和妹妹。但等今后结婚(hun)或者有了(le)孩子,重(zhong)心可能要偏向自己(ji)的家庭,给孩子保留。再过几十年(nian),和爱人关系稳定后,可能也会给爱人做出保留,“一份遗嘱(zhu)只是在当下的人生阶段做一个预先(xian)安排,它会随着你的成长(chang)、家庭结构的变化而(er)修改。人在不同时(shi)期(qi),有不同的安排。”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fa)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nian)末,我国60周(zhou)岁及以(yi)上人口(kou)已达到2.9亿(yi)人,占总人口(kou)的21.1%。预计到2033年(nian),这部分人口(kou)将(jiang)突(tu)破(po)4亿(yi),占总人口(kou)四分之一。人口(kou)老龄化已成为今后较长(chang)一段时(shi)期(qi)我国的基本国情,订立遗嘱(zhu)、防范纠纷的需(xu)求也将(jiang)越来越大。“未来,遗嘱(zhu)也会像保险一样更加普及,成为人生必须要做的几件大事中的一件。”崔文姬说。
(除崔文姬、刘(liu)千外,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