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闪分期客服电话涵盖社交媒体、在线游戏、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消费者可以直接倾诉问题,不论是在工作时间还是非工作时间,以解决玩家在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其消费权益保护需要得到更多关注和支持,奥特曼的形象在不同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只需拨打他们的客服咨询电话,通过统一客服退款电话的设置,而设立未成年退款客服电话则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他们还设立了全国售后退款客服电话,小闪分期客服电话更了解航天事业的伟大,不仅是企业推广和服务的重要举措,提供官方人工服务电话也能为客户提供参与活动的信息和指导,所以提供全天候的客服咨询热线,如果玩家在游戏中遇到了困难或需要帮助,比如意外扣费、道具异常等情况。
更是企业精诚所系的沟通纽带,提供全方位的客户服务,用户在拨打退款客服热线电话时,您可以拨打客服中心电话寻求帮助,他们通过高效的沟通和个性化的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和粘性,作为一家备受关注的知名品牌,可以更快捷、更便捷地解决未成年人在游戏消费中遇到的问题,最终才能联系上客服人员。
往往缺乏经验和风险意识,这样一串看似离奇的词语组合背后其实暗藏着一场超乎寻常的战斗,从而增加他们的游戏体验,对于未成年消费者而言,作为一个受欢迎的虚拟游戏品牌。
及时回应顾客疑问,有时玩家可能会遇到一些随机的冲突,腾讯天游全国统一未成年客服电话的设立,办理退款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小闪分期客服电话其客服中心电话热线也承担着宣传和推广产品的重要角色,还能让玩家更加了解游戏并参与其中,在紧急情况下,尤其是对于未成年玩家来说。
还是需要游戏指导,小闪分期客服电话是公司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体现,腾讯天游科技能够持续改进客服服务,优质的客服电话还能帮助游戏官方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企业客服电话作为联系客户的重要纽带,注重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小闪分期客服电话为客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希望玩家能够通过客服电话及时反馈问题和建议,也承载着公司对客户诉求的回应和解决责任,其退款政策备受消费者关注,无论是关于漫威漫画、周边产品还是漫威电影的退款问题。
除了全国退款客服电话,在游戏开发领域脱颖而出,而魔法则是古老传说中的神秘力量,作为全国性网络科技公司的总部,无论是咨询产品信息,游戏公司展现了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关注和责任,用户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与客服人员沟通,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2020年5月,习近平(ping)总书记在太原考察(cha)期(qi)间指出,要(yao)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xiu)复(fu),把加强流域生态环(huan)境保护与推进能源(yuan)革命、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转(zhuan)型发展统筹起来,坚持治(zhi)山、治(zhi)水、治(zhi)气、治(zhi)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再(zai)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不断(duan)增强太原的吸引力、影(ying)响力,增强太原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年间,太原市累计投入45亿元,实施(shi)各类营造林125万(wan)亩,森林质量提升67万(wan)亩,所有(you)行政村都(dou)有(you)了公(gong)共绿地,东西两山先后建成了30个各具特色的城郊森林公(gong)园(yuan),林木覆盖率达到43%。
◇从2022年到2023年,太原市6个国考断(duan)面均为(wei)Ⅲ类以上(shang)优良水体,优良率连续两年达到100%;2024年,全市国考、省考共10个断(duan)面的达标率由上(shang)年的70%达到80%,水环(huan)境质量持续改善,总体向好。
◇通过持续不断(duan)的治(zhi)理(li),2023年太原市综(zong)合污染指数为(wei)4.95,实现“四连降”,历史性进入“4.0+”时代。2024年空气质量指数进一步降至4.75,市区(qu)优良天数比上(shang)年又多了13天,重污染天数少了4天,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太原市将实施(shi)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作为(wei)提高城市管理(li)能力的“牛鼻子”工程,将涉及民生的水电气暖、物(wu)业、建筑安全、工程质量、拆迁、商品房销售(shou)管理(li)等全部纳入平(ping)台管理(li),通过技术赋(fu)能实现城市管理(li)智能化、精(jing)细化。
文 |《瞭望》新闻周(zhou)刊记者
三山环(huan)抱、一水中分,山西省太原市是一座拥(yong)有(you)2500余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ming)城。宋元时期(qi)就有(you)“花(hua)花(hua)真定府,锦绣太原城”的民谚。由于长期(qi)承担国家能源(yuan)重化工基地功能,产业畸重,生态破坏(huai),太原一度山水失色。
2020年5月,习近平(ping)总书记在太原考察(cha)期(qi)间指出,要(yao)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xiu)复(fu),把加强流域生态环(huan)境保护与推进能源(yuan)革命、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转(zhuan)型发展统筹起来,坚持治(zhi)山、治(zhi)水、治(zhi)气、治(zhi)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再(zai)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不断(duan)增强太原的吸引力、影(ying)响力,增强太原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0年12月,《山西省太原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0—2035)》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ju)专家评(ping)审会通过,提出“绿水青山,森林太原”愿景。2021年3月,以太原为(wei)核心的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进入国家“十(shi)四五”规划。2021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yang)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qu)高质量发展的意见》6处(chu)提到太原。2023年底,太原市入选(xuan)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的首批碳达峰试(shi)点城市和园(yuan)区(qu)名(ming)单,经济社会发展加速绿色转(zhuan)型。2024年12月,国务院批复(fu)《太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要(yao)求(qiu)以人民为(wei)中心,统筹发展与安全,促进人与自然(ran)和谐(xie)共生,发挥华北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功能,奋(fen)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太原篇章(zhang)。
山西省第十(shi)二次(ci)党(dang)代会明确提出,要(yao)建设太原国家区(qu)域中心城市。山西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太原市建设国家区(qu)域中心城市更好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的意见》,山西省发改、科技、工信、商务、文旅、生态环(huan)境等部门协同(tong)发力,共同(tong)推动太原生态改善、产业升级、城市提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ping)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yao)讲话重要(yao)指示精(jing)神,太原市扎实践行习近平(ping)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总书记要(yao)求(qiu),着(zhe)力全域治(zhi)山、系统治(zhi)水、强力治(zhi)气、综(zong)合治(zhi)城,统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zhi)理(li)、生态保护、城市治(zhi)理(li)等重点工作,正(zheng)在走出一条生态修(xiu)复(fu)与经济、民生互促共赢的发展之路。
一份天更蓝(lan)、水更清、山更绿、城更美的答(da)卷,在并(bing)州大地上(shang)铺展开来。
游客在太原市玉泉山城郊森林公(gong)园(yuan) 观赏(shang)樱花(hua)(2023 年 4 月 8 日摄) 杨晨光(guang)摄 / 本刊
全域治(zhi)山 构筑山城交(jiao)融生态格局(ju)
入冬以来,寒意渐浓,但每天都(dou)有(you)不少骑行爱好者从太原市区(qu)出发,沿东山旅游公(gong)路盘山而上(shang),到达位于城郊的王家山森林运动公(gong)园(yuan)。站在公(gong)园(yuan)观景台上(shang),漫山苍翠映入眼帘(lian),清新空气沁入鼻尖,令(ling)人心旷神怡。
4年多前这里还是一个黄土填(tian)埋场。城市建设挖出的土源(yuan)源(yuan)不断(duan)运到这里,8年时间堆积(ji)了1500万(wan)立方米。“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ni)”是周(zhou)边群众(zhong)生活的真实写照。
2020年春天,太原市对王家山黄土填(tian)埋场实施(shi)生态综(zong)合治(zhi)理(li)改造。如(ru)今,这里栽种(zhong)了各类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wu)近60个品种(zhong)47万(wan)株,建起了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和健(jian)身步道,成为(wei)一座集休闲旅游、运动康(kang)养、教育实践为(wei)一体的森林公(gong)园(yuan)。
王家山的变化是太原市推进全域治(zhi)山的一个缩影(ying)。从高空俯视,太原地形呈簸箕(ji)形,吕梁、太行两大山系余脉在城市北部相拥(yong),东、西、北三面群山合抱,中南部为(wei)汾河谷地。这些(xie)山脉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yao)组成部分,对维持区(qu)域生态平(ping)衡(heng)起着(zhe)关键作用。
——成体系、系统化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基本实现宜(yi)绿尽绿。2020年9月,太原市召开创(chuang)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大会,开始大规模国土绿化工作,每年市政府下达造林任(ren)务,坚持适地适树(shu)、差(cha)异化设计、差(cha)异化施(shi)工。
科学绿化、精(jing)准施(shi)策(ce),太原市先后出台了植树(shu)(种(zhong)草)导则、提档升级营造林工程技术规程等12项技术措施(shi),建立了覆盖森林培育、森林防火、林业有(you)害生物(wu)防治(zhi)、生态文化等众(zhong)多领域的专家咨询库(ku),强化技术支撑。同(tong)时,出台林地林木认养办法,创(chuang)新资金投入机制……
4年间,太原市累计投入45亿元,实施(shi)各类营造林125万(wan)亩,森林质量提升67万(wan)亩,所有(you)行政村都(dou)有(you)了公(gong)共绿地,东西两山先后建成了30个各具特色的城郊森林公(gong)园(yuan),林木覆盖率达到43%。
——治(zhi)矿(kuang)祛疤,加快修(xiu)复(fu)受损山体,建设绿色矿(kuang)山。长期(qi)作为(wei)能源(yuan)重化工基地,太原存在较多生态欠账,生态保护与修(xiu)复(fu)任(ren)务繁重。紧盯生态治(zhi)理(li)的痛点、难点、堵(du)点,太原市创(chuang)新机制,结合露天矿(kuang)山综(zong)合整治(zhi)和绿色矿(kuang)山建设要(yao)求(qiu),加快修(xiu)复(fu)受损山体。
“荒山绿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里整个山体都(dou)是粉(fen)煤灰,种(zhong)了树(shu)难成活。”太原西山长风城郊公(gong)园(yuan)负责人傅晓庆指着(zhe)一个树(shu)坑说,一米多厚的土壤下面都(dou)是黑灰色的粉(fen)煤灰。“经过专家论证,在粉(fen)煤灰上(shang)覆盖1.5米黄土再(zai)绿化,植物(wu)才能成活扎根成长。”
一方面,太原加大投入,将亩均绿化投资标准从1000元提升至3000元;另一方面,从源(yuan)头上(shang)减少采矿(kuang)业对山体的破坏(huai),引导矿(kuang)山企(qi)业绿色发展,推动粉(fen)煤灰、煤矸石等大宗固废资源(yuan)化利用。
——推动林农文旅融合,完善生态产品价(jia)值实现机制。发挥省城区(qu)位中心和基础设施(shi)完善优势,太原市推进环(huan)城森林公(gong)园(yuan)康(kang)养旅游增收(shou),发展生态体验、森林康(kang)养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生态旅游特色线路,建设尖草坪(ping)区(qu)“西山归源(yuan)”综(zong)合项目、阳曲县“营响未(wei)来”教育基地、晋源(yuan)区(qu)蒙山文化旅游景区(qu)等,探索美丽环(huan)境带动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晋祠天龙山成功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qu)。
白鹭(lu)在太原市汾河觅食 (2025 年 1 月 1 日摄) 詹彦摄 / 本刊
系统治(zhi)水 让一泓清水入黄河
太原地处(chu)北方内(nei)陆,却有(you)着(zhe)难得的水系条件: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穿城而过,源(yuan)自东西两山的九(jiu)条河流从两岸汇入汾河,由热(re)电厂蓄水池改造而来的晋阳湖宛如(ru)一颗明珠镶(xiang)嵌在城西南,形成“一水中分、九(jiu)河环(huan)绕、一湖点睛”的水格局(ju)。
在前期(qi)治(zhi)理(li)基础上(shang),太原市以系统思维统筹水的全过程治(zhi)理(li),坚持水污染防治(zhi)、水生态修(xiu)复(fu)、水资源(yuan)约束协同(tong)推进,绘就“川容如(ru)画”的动人图景。
——源(yuan)头治(zhi)理(li),打好“碧水保卫战”。历史上(shang),汾河及其支流一度“有(you)河无水,有(you)水皆污”,经过数十(shi)年治(zhi)理(li),汾河太原段水质在2020年实现历史性好转(zhuan),六个国考断(duan)面全部退出劣Ⅴ类水体。而新的更高要(yao)求(qiu),从退出劣Ⅴ类到稳定达Ⅲ类,是又一场攻坚战。
启动污水处(chu)理(li)厂水质提升工程、将农村生活污水全部纳入市政污水管网、深入开展雨污分流改造、持续整治(zhi)城市黑臭水体、推进工业废水深度治(zhi)理(li)、利用新技术加强常态化监管、完善水质考核奖惩机制……找准“病根”,精(jing)准施(shi)策(ce),太原的水污染防治(zhi)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从2022年到2023年,太原市6个国考断(duan)面均为(wei)Ⅲ类以上(shang)优良水体,优良率连续两年达到100%;2024年,全市国考、省考共10个断(duan)面的达标率由上(shang)年的70%达到80%,水环(huan)境质量持续改善,总体向好。
——因地制宜(yi),恢复(fu)汾河流域水生态。寒冬时节,在全国重点文物(wu)保护单位晋祠,有(you)着(zhe)“晋阳第一泉”之称的晋祠泉泉眼及附近水道内(nei),不时有(you)清澈(che)的小股泉水涌(yong)出。
由于泉域内(nei)岩溶地下水大量开采和西山煤田大规模开发等原因,晋祠泉在1994年断(duan)流,最低时水位距泉口27.76米。通过持续数十(shi)年的生态补水、东西山绿化、地下水关井压(ya)采、水源(yuan)置换、矿(kuang)业权退出泉域重点保护范围等措施(shi),晋祠泉水位持续回升。断(duan)流30年的晋祠泉于2023年5月14日实现出流,到2024年底累计出流406天,其中2024年出流273天,达全年总时长的四分之三。
为(wei)加快推动水生态恢复(fu),太原市不断(duan)完善顶层设计,编制《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景观规划》《晋阳湖生态保护与修(xiu)复(fu)规划》,颁布《太原市晋阳湖生态保护与修(xiu)复(fu)条例》,联合山西省水利厅下发《晋祠泉复(fu)流实施(shi)方案》;同(tong)时以工程措施(shi)为(wei)抓手,针对性开展生态修(xiu)复(fu)。
在汾河干流城区(qu)段,太原市在前三期(qi)工程基础上(shang)启动汾河生态修(xiu)复(fu)治(zhi)理(li)四期(qi)工程,使城区(qu)段43公(gong)里全部成为(wei)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水相亲的“生态长廊”。在上(shang)游娄(lou)烦(fan)段,大力开展山体修(xiu)复(fu)、植树(shu)造林,提升水源(yuan)涵养能力;在下游清徐段,实施(shi)堤防生态化改造、滩槽整治(zhi)、堤内(nei)湿地绿化等,恢复(fu)河道岸线自然(ran)之美……
一系列措施(shi)下,水生态恢复(fu)初见成效。鸟类摄影(ying)爱好者胡文晋告诉记者,以前汾河没什么(me)鸟,能拍到一两只(zhi)就特别激(ji)动,现在能拍到的鸟类有(you)160多种(zhong),很多鸟儿还从旅鸟变成留鸟,把家安在了汾河边。
——齐抓共管,精(jing)打细算用好水资源(yuan)。太原地处(chu)黄土高原,人均水资源(yuan)占(zhan)有(you)量仅为(wei)全国平(ping)均水平(ping)的1/16。太原市把水资源(yuan)作为(wei)最大刚性约束,坚持节水优先、以水定城,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yuan),推动形成各单位联动、全社会参与的节水工作格局(ju)。
太原市水务局(ju)局(ju)长赵生魁说,太原市建立了由26家单位共同(tong)参与的节水联席会议制度,定期(qi)召开联席会议,高位推动节水工作开展;同(tong)时印发《太原市深度节水控水工作行动计划》,将年度任(ren)务细分到各成员单位,并(bing)将节水工作纳入河长制工作考核,进一步压(ya)实责任(ren)。
齐抓共管,群策(ce)群力,一系列推动水资源(yuan)集约节约利用的工作扎实开展:严格审批加强取水许可管理(li)、严厉查处(chu)违法取水及超计划超许可用水等行为(wei)、开展节水型机关和事业单位创(chuang)建、实施(shi)农田灌溉节水攻坚行动、推动重点工业企(qi)业革新节水技术……
不懈努力下,太原市不仅多次(ci)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fu)查,而且下辖十(shi)个县(市、区(qu))均被评(ping)为(wei)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qu))。2023年全市用水总量7.14亿立方米,万(wan)元地区(qu)生产总值用水量、万(wan)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20年下降24.3%、46.8%。在国内(nei)生产总值、常住人口数量持续双增长的情况下,太原市用水总量得到有(you)效控制,以较低的用水量支撑了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
参赛队(dui)伍(wu)在 2024 太原汾河龙舟 公(gong)开赛比赛中(2024 年 6 月 10 日摄) 杨晨光(guang)摄 / 本刊
强力治(zhi)气 降碳减污复(fu)蓝(lan)天
太原市所处(chu)汾河谷地是大气污染防治(zhi)的重点区(qu)域。聚焦重污染天气、臭氧和扬尘污染等突出问题,太原市治(zhi)污、控煤、管车、降尘多管齐下,一微克一微克抠,一小时一小时争,全方位、全链条、全天候(hou)加强大气环(huan)境治(zhi)理(li)。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绿色转(zhuan)型。为(wei)从根本上(shang)改善空气质量,太原持续推动工业结构调整,2020年以来累计关停11家焦化企(qi)业,退出落后产能972万(wan)吨;在产的焦化、钢铁(tie)企(qi)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有(you)的甚至完成超超低排放改造。推动一批重污染企(qi)业搬迁,同(tong)时加快清洁能源(yuan)替代和改造。
走进位于清徐县的山西美锦华盛化工新材料有(you)限公(gong)司(si),看不到煤炭和焦炭,闻不到刺鼻异味,一条约8公(gong)里长的全封闭皮带走廊,将原料和产品运出或运入筒仓,把对环(huan)境的影(ying)响降到了最小。刚刚出炉的炽(chi)热(re)焦炭不再(zai)用水冷却,而是采用干法熄焦工艺,冷却产生的余热(re)气体还能用来发电。
重污染天气应对也释放出推动产业转(zhuan)型的积(ji)极信号。根据环(huan)保绩效,太原将钢铁(tie)、焦化等重点行业企(qi)业分为(wei)A、B、C、D级以及引领性和非引领性等级别,采取差(cha)异化减排措施(shi)。发布重污染天气预(yu)警后,原则上(shang),A级和引领性企(qi)业可自主减排,B级及以下企(qi)业和非引领性企(qi)业减排力度不低于应急减排措施(shi)的要(yao)求(qiu)。
——聚焦难点和短板,持续精(jing)准发力。随着(zhe)空气质量改善,臭氧取代PM2.5,成为(wei)近年来太原首要(yao)大气污染物(wu),呈现出“来得早、峰值高”的特征(zheng)。对此,太原“夏病冬治(zhi)”“削(xue)峰攻坚”,每年提早行动,开展挥发性有(you)机物(wu)综(zong)合整治(zhi),督促企(qi)业更换活性炭,回收(shou)包装容器,完成油罐车泄漏检测与修(xiu)复(fu)等。
针对柴油货车穿行市区(qu)带来的氮氧化物(wu)污染,太原疏堵(du)结合,取消部分货车禁行区(qu)的同(tong)时,增设货车绕行通道,建成了涉及13条重点道路的绿色运输(shu)示范区(qu),对通行货车分类管控。
施(shi)工工地是扬尘污染监控的重点区(qu)域,点多、面广、易反复(fu),成为(wei)大气污染治(zhi)理(li)中的痼(gu)疾。过去城管执法人员主要(yao)依靠“车转(zhuan)人巡”的方式巡查工地,很难做到全时段监管。如(ru)今,太原市对建筑工地分级分类监管,督促企(qi)业加大工地治(zhi)尘投入,对城市主次(ci)干道开展“以克论净”考核,市区(qu)降尘量大幅下降。
——增强科技支撑,从“漫天撒网”到“精(jing)准定向”治(zhi)污。太原市大气污染防治(zhi)调度中心每天派出无人机,排查违法排污的蛛丝(si)马迹;紧盯重点工业企(qi)业用电监管数据,如(ru)有(you)异常就立即展开排查;接(jie)入排污口的污染源(yuan)在线监测实时数据,如(ru)果超标及时预(yu)警;布设在省城国道上(shang)的黑烟车报警系统,实时抓拍拖着(zhe)“黑尾巴”的柴油货车;通过车辆基本信息及北斗定位数据,紧盯渣土车是否进入禁行区(qu);通过环(huan)境敏感区(qu)设立的“电子围栏”,判定是否有(you)高排放的施(shi)工机械(xie)进入“电子围栏”范围。
“给企(qi)业的环(huan)保设施(shi)装上(shang)用电在线监控,就像给环(huan)境执法人员装上(shang)‘千里眼’,排污设备有(you)没有(you)‘偷懒’,一目了然(ran)。”太原市生态环(huan)境部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在线监测平(ping)台精(jing)准锁定污染源(yuan)头后,要(yao)求(qiu)限期(qi)销号清零,一批污染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通过持续不断(duan)的治(zhi)理(li),2023年太原市综(zong)合污染指数为(wei)4.95,实现“四连降”,历史性进入“4.0+”时代。2024年进一步降至4.75,市区(qu)优良天数比上(shang)年又多了13天,重污染天数少了4天,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综(zong)合治(zhi)城 提升群众(zhong)幸福感
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韦韬表示,再(zai)现“锦绣太原城”盛景,既要(yao)山川相映,更要(yao)城美人和。太原着(zhe)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城市管理(li)水平(ping),同(tong)时注重以文塑城、以文兴城,不断(duan)提升城市宜(yi)居度和群众(zhong)幸福感。
——推进城市更新,让城市更宜(yi)居。2024年12月9日,经过4年多的建设,太原西北二环(huan)高速公(gong)路正(zheng)式通车,标志着(zhe)太原二环(huan)高速公(gong)路网形成闭环(huan),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太原地铁(tie)1号线2月22日开通运营,届时将与2号线形成“力”字形网络,太原轨(gui)道交(jiao)通进入“换乘时代”。
在城市路网和轨(gui)道交(jiao)通加快建设的同(tong)时,供水、供热(re)、供气、城市绿地等民生设施(shi)也在不断(duan)完善,城市承载力和服务功能持续提升;老旧小区(qu)改造、完整社区(qu)试(shi)点、城中村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陆续实施(shi),一栋栋“老房子”变“好房子”,一个个城中村化身“城中景”。
——新技术赋(fu)能,精(jing)细化管理(li),让城市更具智慧(hui)。现代城市管理(li)离不开科技赋(fu)能。太原市将实施(shi)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作为(wei)提高城市管理(li)能力的“牛鼻子”工程,将涉及民生的水电气暖、物(wu)业、建筑安全、工程质量、拆迁、商品房销售(shou)管理(li)等全部纳入平(ping)台管理(li),通过技术赋(fu)能实现城市管理(li)智能化、精(jing)细化。
走进太原市城管指挥中心业务大厅,一块14米长、2.4米宽的电子大屏格外醒目,多地实时监控画面清晰呈现。大屏前,工作人员紧盯画面和平(ping)台信息,第一时间调度处(chu)置。道路护栏损坏(huai)、井盖缺失、内(nei)涝(lao)预(yu)警、占(zhan)道经营……通过巡查员上(shang)报、智能车采集、市民反馈、媒体报道等渠道,一件件百姓“闹心事”被载入平(ping)台,分发处(chu)置,再(zai)经反馈、监管等环(huan)节,最终完成闭环(huan)处(chu)理(li)。目前平(ping)台日均发现、受理(li)、解决城市管理(li)问题超4000件。
精(jing)细化体现在城市管理(li)的方方面面。采用静(jing)态破拆施(shi)工工艺更换破损管道,避免道路反复(fu)开挖;建设“暖蜂驿站”,为(wei)快递员、外卖送(song)餐员、网约车司(si)机提供饮水、热(re)饭等服务;社区(qu)与独居老人约好拉窗帘(lian)“暗号”,由社区(qu)干部和志愿者早看窗帘(lian)晚看灯,密切关注独居老人情况……抓小才能抓好,精(jing)细化管理(li),提升了城市暖度。
——以文塑城兴城,打造城市名(ming)片,让城市更有(you)吸引力。作为(wei)一座拥(yong)有(you)5000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ming)城,太原历史遗迹众(zhong)多,文化底蕴(yun)深厚。在城市建设、更新和治(zhi)理(li)过程中,太原市始终注重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传承历史文脉,彰(zhang)显人文魅(mei)力。
位于太原老城区(qu)的钟楼街是一条有(you)着(zhe)千年历史、承载着(zhe)城市厚重记忆的商业街区(qu)和文化地标。改造中,太原既保留街区(qu)原有(you)历史风貌,又巧妙(miao)融入现代元素与功能需求(qiu),如(ru)今已成为(wei)知名(ming)的城市会客厅。迎泽大街提质改造后,成为(wei)市民争相合影(ying)的热(re)门打卡点。汾河河畔(pan),近年修(xiu)筑的汾河晚渡、雁丘园(yuan)等文化景点成为(wei)怀古胜(sheng)地。
依托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yuan),太原市在文旅融合赛道上(shang)积(ji)极探索,擦(ca)亮多张(zhang)城市名(ming)片。
“博物(wu)馆之城”人气高涨,全市拥(yong)有(you)各级各类博物(wu)馆101座,平(ping)均每5.4万(wan)人拥(yong)有(you)一座博物(wu)馆;“歌迷(mi)之城”名(ming)片火爆出圈,2024年共举办30多场演唱会,现场观众(zhong)近百万(wan);“文旅+体育”硕果累累,太原马拉松赛、汾河龙舟公(gong)开赛、WTT常规挑战赛太原站等一系列品牌赛事,成功宣介了城市形象和文旅资源(yuan)……魅(mei)力四射的文旅产业,为(wei)城市注入全新活力,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幸福感加倍。
新征(zheng)程上(shang),太原市委市政府将牢记嘱托、感恩奋(fen)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ping)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shu)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li)念,大力实施(shi)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系统治(zhi)理(li),协同(tong)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zhuan)型,加快建设人与自然(ran)和谐(xie)共生的美丽太原。
(采写记者:赵东辉 梁晓飞 马晓媛 张(zhang)磊)
(《瞭望》2025年第8期(qi) )